哦。
楊秋在心中嗤了一聲,果然搞政治這事就是需要一張厚臉皮,面部改色的說出這種不要臉的要求。
不過楊秋這一次回答的更加厚臉皮。
「單于此想法倒是甚為妥當,我方才竟然未曾想到,若是我再收購一道羊毛,這中間豈不是浪費諸多時間?
只是單于有所不知,我們昭國當下缺乏大量的騎兵,也還缺乏牛羊馬匹,而我們那些製作羊毛的工匠,皆捨不得離開故土。
我其實也想讓他們前往草原上教導更多人學會編織技藝,
可是無奈我們這裡冬日裡面可以燒火炕保暖,工匠們去了草原上只能瑟瑟發抖,甚至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我這個人天生仁慈,心懷悲憫,看不得大家這樣受苦。
要不單于先遣數人前來我們昭國工坊學習,待你們的族人學會之後,便可傳授給更多之人,這豈不是更為妥帖?」
楊秋說得義正詞嚴,荀諶在後面險些沒能忍住臉上的笑意,軻比能的弟弟巨羅喉更是露出了一臉震驚的表情,這話說得也太不要臉了吧?
而軻比能亦差點沒能控制住臉上的表情,雖然他也知道這要求提出來會被拒絕,但真沒想到是這種理由。
不過對方竟同意鮮卑人派遣族人前來學習,此莫非是陷阱?
而且對方之意很明顯,欲學習此技術,便要主動提供牛羊馬匹,聽那意思,還要僱傭一些鮮卑的騎兵?
於是軻比能徑直問了出來,楊秋笑而點頭。
「鮮卑騎兵勇猛善戰,如今我們楊家軍正缺騎兵。
倘若單于能借我們一些騎兵,屆時我們昭國定會為單于提供豐厚的食鹽、茶葉、白糖、布匹,單于覺得如何?」
「聽聞昭國正在籌謀進攻漢廷,此是要出兵洛陽嗎?」
楊秋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並未正面回應,於是軻比能自行領會了楊秋這一表情。
原來如此,難怪這女將軍今日如此慷慨大方,竟是因缺乏兵源,故而讓出這般巨大利益,此乃絕佳的打劫良機。
於是在接下來的談判時間裡,軻比能獅子大開口,索要了大量的食鹽、茶葉、白糖、布匹,以及些許工具。
當然,他還要求派遣五百人前來學習羊毛編織技術。
楊秋當時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但最終還是應下了。
於是軻比能這邊覺得自己在談判中大勝而歸,楊秋這邊雖然送出了大量的物資,但其實心情也非常愉悅。
因為她迎來了鮮卑五百人前來學習技術,又要來了兩千個騎兵為楊家軍征戰。
帳面上好像虧了,但實際上軻比能還不知道中文博大精深,有句話叫做有借無還。
當然,這些騎兵還有學習工匠技藝的人肯定還會回去,但楊秋要的就是這些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