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宏打算斷尾求生。
倘若他放棄了西北,到那時,戰場上便又只剩下楊秋和董卓兩人開始爭鬥。
讓他們內鬥起來,這才是他期望看到的局面。
當然,這种放棄肯定不會是明面上的,表面上董卓依舊是大漢官吏。
所以未來會形成何種局面,確實得看董卓和楊秋二人將會如何抉擇。
劉宏所做的不過是賭上一把。
就算這兩人未能如他所願地打起來,但他若往南邊成功轉移,至少可以減少朝廷往西邊戰場上運送糧草的負擔。
從而讓朝廷恢復一些實力。
所以劉宏的這一舉動,自然會有人猜測出來。
至於袁術這一邊,他與自己的幕僚們在討論另一件事情,即關於昭國建國舉行儀式的事情。
此時,漢朝這邊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袁術這邊則是聽自己的心腹在現場觀看到的情況。
那一批出行的官吏,身份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方勢力都派了自己的人去探查昭國,袁術的心腹自然也在其中。
因此,袁術也了解到了現場的整個流程儀式,相當正式宏大。
此時此刻,袁術直接冷笑了起來。
「天無二日,軍無二帥,竟被一個女子逼到了這種程度,這天子當得可真是丟人至極!」
第110章
暮春三月,柳絮紛飛。
新建立的昭國,全然沒有漢廷那般諸多煩惱,反倒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此時,各行各業的考試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最終的角逐。
自三月伊始,各項考試便持續推進,甚至許多考試已然提前決出了最終結果。
在文試方面,明經科、明法科、明算科等,因為只需一張試卷,再加上一個修建好的考試場所,所以文試的進程堪稱最快。
楊秋依照事先放出的風聲,對各個科目前十名給予了榮譽獎勵與金錢獎勵,並且將能力出眾之人紛紛安排在了各級官吏崗位上。
畢竟當下最為缺乏的是底層官吏,這樣的考試能夠瞬間提拔眾多人才。
而這些底層官吏,其實並不需要什麼驚世之才,只需做事踏實、懂得基本算法識字即可,其他方面都可以慢慢學習。
所以,這場考試與後世的科舉並不一致,也並未進行狀元、探花、榜眼之類的分類。
反正在眾人眼中,昭國的考試對各行各業都極為重視。
即便在儒家經典上考得不佳,但只要算數能力強,同樣也能被任命為官吏。
而在算術這個科目上,雖未出現驚世天才,但楊秋深知數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