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已經殺過一次天子了,再殺一次,讓這天下更加大亂,又有何妨!
所以楊秋才送賈詡過去,他肯定是能找機會和李儒聯合起來的。
不過這事兒不著急,楊秋要的時間其實最好是下半年。
「文和,若不出意外,幽州之戰一月之內便將結束。而昭國若欲徹底掌控幽州,恐需接下來一年時間。
故而長安之事不必急切,可於下半年尋覓良機,吾私以為年底最佳,因明年出兵適合南下。」
楊秋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劉協若是年底死了,剛好昭國年底有空,趁著兵力強盛,可以迅速出兵南下占據雍州。
今年打幽州,明年打雍州,迅速占據大半天下,這是楊秋目前的規劃。
賈詡倒是聽得激動了起來,原以為大王還準備循序漸進呢。
「此機甚佳,但我覺得,再添一計更妙?」
楊秋示意眼前人繼續說,賈詡露出了一個陰險狡詐的表情。
「劉協身死,若接下來董卓亦亡故,雍州必定徹底大亂,這豈不是我等進攻的最佳時機?二人一同身死,豈不更好。」
有時候,楊秋覺得自己已然夠冷酷無情了。然而,有賈詡在身邊,她又覺得自己還算不上極致。
畢竟,有人比自己更絕。
她當然清楚這一計策更為精妙,一旦劉協死了,接著董卓也命喪黃泉,西涼軍便再也沒有了攜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
那時,沒有董卓壓住下面的人,這群西涼軍必定會陷入內鬥大亂。
所以,賈詡的計策確實恰到好處。
在這種時候進軍雍州,那簡直就是絕佳的時機。
但這不是因為沒有呂布,所以刺殺董卓之事的成功機率不大了嗎?
反而是讓劉協死亡的機率還大一些。
之所以歷史上劉協在顛沛流離之下一直活著,並非因為他身邊的侍衛有多麼勇猛。
而是大家都需要他活著,都想利用他的正統名義來號令天下。
但偏偏楊秋這個「反骨仔」,她要的就是劉協去死。
所以,董卓在那之前絕對不會想到,會有人利用這個漏洞殺了讓他賴以生存的保護傘。
沒錯,劉協還真的算得上董卓的保護傘,有這個名義,董卓才能號令剩下的半個天下。
「文和,我並非未想過此等辦法。能刺殺董卓,配合著劉協死亡,這自然是最佳局面。
但關鍵問題是,刺殺董卓實非易事。文和莫非有辦法?」
賈詡只是神秘的笑了一下。
「也許會有辦法,事在人為。到了長安之後,許多事情與人皆可利用,大王靜候我的消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