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足以證明,那位昭王對昭國的掌控已經滲透到了生活方方面面。
而這種掌控並不是僵硬的控制,反而給予了昭國子民極其大的自由。
比如昭國現在的衣服形制,那簡直是千奇百怪,什麼樣式都能看得到,而衣服的顏色似乎也是種類很多。
昭國並沒有規定百姓不能穿某些顏色,至於綾羅綢緞,只要有錢都能去布莊裡面購買,並不限制百姓的身份,因為百姓的出身而被拒絕售賣。
這類似的事情體現在生活方方面面,可以看得出來,昭國的衣食住行已經和漢朝那邊千差萬別。
就連百姓的思想,也已經和漢朝的子民有所不一樣了。
這裡的百姓,不管是農戶工匠還是商人,他們都很是積極參與昭國每年組織的考試,只要考試獲得名次,都能有機會成為官吏。
這在漢朝那邊根本就不可能,想要成為官吏,先得問問你的父親,你的祖父是什麼出身?祖上做了幾百石的官吏。
若沒有這種出身,對不起,這個圈子跟你沒什麼關係,你沒資格在圈子裡面跟大家玩權力的遊戲。
所謂的舉孝廉已經完全是士族的親朋好友,普通人若想進入這個階層,那簡直就是妄想。
就算是郭嘉這種士族出身,因為出自於旁支,舉孝廉這種名額一輩子都輪不到他頭上。
所以郭嘉想要在官場上出頭,基本只能從郡吏做起,受到賞識之後,再看能不能進一步晉升。
這期間還要依靠家族的力量,師友的力量,若這些力量都沒有,那根本就不可能獲得晉升。
這世道,不是有才就能出頭的。
混圈子,混人脈,這才是這個世道的真相。
然而昭國卻用了考試這種方法,不僅不限制出身,並且考試科目還加上了各種雜學,這可真是掘了士族的命根子。
「有意思,難怪文若讓我親自來見識一趟,這才能見到真正的昭國是什麼樣子?確實有意思。」
接下來的路程裡面,郭嘉越發仔細的觀察了,他會親自和田間的百姓聊天,也會請周邊的販夫走卒喝酒吃飯。
不管是什麼樣的階層,只要郭嘉願意,他都能和對方交上好友。
然後喝個一醉方休,把對方的心裡話全部聊出來,徹徹底底了解昭國底層人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了解大家這幾年的生活狀況。
這一路上,他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打聽到的事情越來越多。
在來到馬邑縣之後,還來不及拜訪一下舊友,郭嘉就發現了一件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昭國竟然下達了通知,以後禁止漢朝那邊的五銖錢在昭國交易,並且限定時間,要求昭國子民在一月之內兌換所有五銖錢,過時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