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官吏系統癱瘓,俸祿賦稅治安全部都會陷入混亂之中,董卓的軍隊沒有錢,偏偏還是一群彪悍的羌人和西涼人需要養,那就只能放縱搶劫了。
若是董卓不允許搶劫,那這群人連董卓都會反,因為這些兵卒又沒有什麼思想,他們本來就是一群兵油子,為董卓辦事兒就是吃飽穿暖。
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董卓確實膨脹了,做出了廢帝另立之事,這是令士族階層大大反感的行為。
另一個原因自然是,董卓將洛陽那群文官帶到了長安,這群人都是世家大族裡面玩心眼最擅長的那一批人。
他們本來就不滿董卓,而這群人又團結在一起,他們只要擺明了反董卓,暗示下面的人不辦事兒,自然有一大堆人聽從他們的吩咐。
而現在的情況是,這群文官要奪權,要把董卓踢出去,所以長安變成了如此亂象。
「此乃必死之局,董太師離滅亡不遠矣。」
王粲思索了一番,然後嘆息著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楊秋在旁邊微笑著開口了。
「既是如此,長安必定會陷入亂局之中。蔡公年紀已大,若留在長安,必定會面臨危險。何不讓其家人一同遷至昭國?
我並不會逼迫蔡公為昭國效力,蔡公亦可在昭國治學遊歷,仲宣到時不妨勸說一下蔡公,既來之則安之,至少昭國能保和平安寧。
蔡公不是想將漢史修完嗎?漢廷那邊大量的藏書典籍都已送過來,難道不是在昭國更適合做此事?」
這番話說得頗有道理,王粲點頭應承了下來,等到離去之時,王粲才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兒。
他最開始不是反問這位昭王是不是強行將蔡公一家人帶過來,對蔡公進行了逼迫利用?
結果最後怎麼還答應這位昭王,勸說蔡公安心留下來了?
王粲覺得,自己好像被套路了。
翌日,田英親自來到了王粲居住的地方,對王粲的病進行了診治。
而楊秋此時卻在為兩件事情驚奇,一件事情是蔡文姬親自前來,送出了李儒寫給她的信件,另一件事情則是華佗竟然這次也來了。
她早就想把華佗招攬過來了。
但華佗這人神龍見首不見尾,這種天降好事兒,楊秋決定之後親自去見對方一面,想辦法將此人留在昭國。
不過在那之前,先得好好招待突然到來的蔡文姬,這可真不容易,前幾年招攬,直到現在才有結果。
「文姬,李文優先生可對你說過什麼?」
一邊看著李儒寫給她的那封信,楊秋一邊對著下面坐著的蔡文姬閒聊了起來。
要知道這一次,李儒可是寫了一封很有意思的信,楊秋覺得李儒肯定也對蔡文姬說過一些有意思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