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官員,不管是大官還是小官,都要在身上將代表著自己官位的印綬佩戴出來。
不同等級的官員,那是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顏色,以此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當然,這不只是裝飾品,各種公章上都需要蓋印,所以是印不離身的。
一旦辭官又或者被罷免官職,這東西必須要回收,不然用印綬繼續蓋公文,那就亂套了。
「孔叔,吾今予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漢中郡已有一些家族有意投靠我昭國。吾命你前往漢中郡,先行建立工坊製造竹紙。以此為契機,拉攏當地家族。
同時,秘密聯繫益州之人,為我昭國未來南下之舉助力。孔叔,你可願擔此重任?」
按照昭國目前工坊的能力,想要讓關中之地都用上紙張在公文上,其實還是有些吃力的。
而漢中郡已經是秦嶺以南,這裡的氣候溫暖濕潤,生長許多竹子,可以大量的建造竹紙。
當初和李家胡家的合作,就有未來建立造紙坊的協議,而楊秋現在讓令狐邵處理此事,一是為了完成這個合作,二是為了南下做準備。
令狐邵自然明白了楊秋的意思,這是處罰也是機會,完成好了自然能將功贖罪。
「臣願意。」
所以令狐邵的貶謫直接連官位都沒有了,而是去負責商隊和工坊的建立,反正明面上看,至少是受到了嚴重打壓。
解決完這件事情,楊秋讓兩人出去,這才跟自己二叔三叔還有楊石開會。
最後,楊秋讓年紀最輕的楊石擔當了宗正,還是楊石的性格合適。
而楊石現在二十多歲,也成家立業了,倒也不能算是毛頭小子。
把這一件大事兒做完,楊秋對著身後的兩個女郎問了起來。
「你們能猜到下一個丞相是誰嗎?」
站在楊秋身後的人一個是胡月,一個是楊瀟,這兩個她現在帶在身邊培養。
等到年齡成長時機合適之後,再放出去做事兒。
「回稟大王,月以為應當選一位關中出身之人委以重任。如此,方可安定關中之地百姓之心。」
先開口說話的人是胡月。
她已經在楊秋身邊待了一個多月了,其實還不了解昭國被昭王信任的官吏有哪些,只能提出自己所能想到的見解。
按照她短暫在後宮的經歷,胡月覺得,朝堂似乎平衡很重要。
如今占據關中之地,若沒有關中之人占據高位,恐怕到時候叛亂的事情會很多。
「楊瀟,你的想法呢,不用在意自己是否會說錯,大可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