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磚窯這邊的人一臉驚喜地開口了。
自從得到了新的圖紙製作磚窯之後,工匠就製作了新的磚窯,但有圖紙也不代表馬上就能做成功,期間有幾次都失敗了。
後來多次改善,但效果依然達不到,直到改進了許多次之後,這一次才終於製作出了他們想要的效果。
原本的磚窯因為步驟太多,所以效率很低。
可是如今的磚窯相當於輪窯,各種窯室聯通在一起,然後用特殊的煙道方式打通,所有的步驟都可以連續進行。
「難怪長安修建如此之快,明明需要大量磚瓦,原來竟是有了這般辦法,時間直接比以往快了數倍。
更何況,長安還有一種夠快速凝固的水泥。只可惜這種技術難以竊取,聽聞與煉鐵有關,然而昭國煉鐵工坊看守極為嚴密。
這麼多年,硬是無人能夠靠近竊取機密。若能掌握昭國的煉鐵技術,又哪裡還需要去昭國購買武器呢。」
曹洪聲音帶著一絲感嘆。
過去這幾年,曹操在兗州發展勢力很快。
以曹操為中心集結的曹氏家族再加上夏侯家族,在戰場上可謂是神勇無敵,多次打敗兗州境內的不服勢力,可以說直接將劉岱逼到了絕境。
眼看著曹孟德就要在兗州打下自己的根基,結果劉岱這邊居然通過秘密渠道購買了昭國那邊的武器,愣是又打贏了幾次。
雖然後來集中所有精力滅掉了劉岱,曹操徹底入主兗州,但此時中原這邊的人發現,昭國的兵器之利要遠遠強於關東地區。
最後的情況就變成,你若是不跟著購買昭國那邊更鋒利的武器,一旦身邊別的諸侯買了昭國武器。
那麼上了戰場,面對敵人就會很吃虧。
雖然戰場上的輸贏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更考驗主帥的作戰能力,但士兵拿的武器是否更鋒利,在戰場上還是有影響的。
所以關東諸侯這群人被活生生地逼得內卷了。
畢竟你不買,別人就有可能買,買了之後人家的刀槍能直接將你的盔甲刺壞,這種時候誰還能忍住?
當然,關東諸侯這邊都以為昭國是在坐山觀虎鬥,所以故意售賣武器,讓他們消耗實力。
其實實際情況是,自從走私事件發生之後,楊秋就覺得,與其讓這群人費盡心機找人走私,還不如開一個渠道,大大方方掙錢。
當然,這件事情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促進武器技術進步。
武器的更新疊代,靠的就是產量堆積起來,再加上能夠盈利,所以楊秋每次售賣的武器都是技術落後的那一批。
靠著盈利掙回來的錢,讓煉鐵技術不斷更新疊代,培養了越來越多的熟練工人。
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夠購買武器,那麼竊取技術的動力都會要低一點,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麼做其實是把身家性命交到了別的手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