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南方濕熱的氣候,再加上戰亂導致的屍橫遍野,瘟疫就這樣在南方開始傳播了起來!
這兩年甚至形成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好多人都在這場病中倒下,包括張仲景自己的族人。
如此混亂的世道,再加上心痛瘟疫帶來的災害。
張仲景心中有了一個念頭,想要潛心研究醫術,不讓瘟疫繼續蔓延下去。
此時,昭國突然向關東之地所有地區傳播治療瘟疫的藥方,張仲景心生驚奇,沒想到昭國在這件事情上竟然如此大公無私。
感受到了藥方的精妙,再加上這些年關中之地傳言。
昭國極其重視學醫之人,在醫學一道上培養了許多人才,疾醫身份不只是受到尊重,所學優秀者在昭國朝廷更是可以當上大官。
如此,張仲景終於決定來昭國親眼看一看,那所謂的長安醫館究竟是何等精妙,是否真的聚集了天下醫學一道上的人才。
因此,來到長安不久,他就沉浸在長安醫館裡面學習醫術,結識昭國醫學人才。
張仲景怎麼都沒有想到,昭王會親自召見他。
這實在讓他吃驚,畢竟在他看來,他實在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不用緊張,昭王為人寬和。當初昭王也單獨召見過我,我當時也很吃驚,但後來我才明白,昭王是真的重視醫學人才。
所以昭王召見你,應該是知曉你的才華。」
華佗在旁邊安慰了起來,能讓他佩服的醫學人才不多。
但和張仲景認識不久,他就對眼前的人深深佩服了起來,此人的才華必定能在醫學上青史留名。
這番安慰還是讓張仲景有些不敢相信,直到親自面見昭王之後,看著眼前這位笑容寬和的女子禮賢下士。
張仲景才終於明白,為何長安的人提到昭王總是會面帶崇敬而並非恐懼。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人。
完全不像關東之地的傳言那樣,是一個殺人如麻、令人心生恐懼的君主。
「張君未來想做一個治世能臣的大官,還是想做一個青史留名的疾醫?」
雙方見面之後,楊秋讓張仲景坐下聊天,並且讓人擺上了美酒佳肴。
分明是一副閒談的樣子,氣氛莫名就放鬆了下來。
「大王錯愛,在下愧不敢當。昭國之地,人才輩出,而我已逾不惑之年,人生大半已逝。直至今日,方悟為官原只為順遂家族之願。
雖這些年來,我未行差踏錯,然亦無甚建樹。反倒於醫術一途,略有心得。
青史留名,我不敢妄求,唯願來日能於醫學一道,為天下蒼生謀福祉,鑽研疑難雜症之療法,使世間病痛少些,我願足矣。」
這番話一說出來,楊秋站起身來行了一個禮,張仲景非常驚訝,他也趕緊回了一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