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2 / 2)

而龐德公年紀已經很大了,所以休整了好幾天才算是恢復精力,中間又見了諸葛亮等一些荊州人,之後這才來拜訪楊秋。

「承蒙掛念,長安一切皆安。大王聖明,關中之地於其治下,盡顯繁華昌盛之象。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真乃太平之景。

老朽至此數日,佳肴美饌,目不暇接,更遇諸多故舊。見他們才學精進,可知長安實乃鍾靈毓秀之福地。

老朽在荊州之時,便聞大王令鄭公主持鹽鐵之論。數月以來,長安賢達之士皆踴躍參與,共襄盛舉。

如此盛事,老朽雖年邁,亦難抑好奇之心,遂前來一觀,望大王莫笑老朽孟浪之舉。」

楊秋在心中笑了一聲老狐狸,倒也不拆穿對方的真實意圖。

「聽說龐公帶了幾位年輕俊才過來,長安學子甚多,不妨讓這些年輕人多交朋友。

若有興趣,亦可以參與辯論,少年人當意氣風發,揮斥方遒,長安學風寬容,我也希望多一些荊州的學子們參與。」

此言一出,龐德公笑了,然後說了這樣一句話。

「少年人未經世事,學識到底是淺薄了些。好在長安學風寬和,不管是今文經還是古文經,似乎都能在此處辯駁研討。

而且長安太學裡的大儒名士,既有秉持今文經學的,也有鑽研古文經學的,由此可見大王在經學這一方面頗為寬容。

過去幾日,我特地查看了昭國過去幾年科舉考試的題目,發現其中既有今文經學的見解,也有古文經學的觀點。

大王這是要推動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相互融合嗎?」

此言一出,楊秋忍不住笑了一聲,終於說到正題了。

「龐公以為,今文經古文經之爭是為了什麼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爭的就是誰成為官學,誰擁有權柄,誰有解釋權。

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不同經學的家族也被牽涉到其中,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爭鬥。

有些話楊秋也沒有明說,因為她不是專業人士,但是套路都是一回事兒。

龐德公嘆息。

荊州的世家大族投降,不止意味著接受昭國的統治,還意味著方方面面的改變。

除了田畝賦稅制度的改變,官吏選拔制度的改變,甚至還意味著各大家族家學的改變。

因為很可能以前學的就沒有用了,這都不叫鎮痛了,這叫翻天覆地。

所以龐德公過來,其實也是想要為子孫後代找到一條明路。

「荊州之地距關中甚遠。往昔這些年,雖說商貿往來頻繁,然經學交流卻相去甚遠。

倘若荊州子弟日後參與科舉,恐難與關中之地的學子相較。

最新小说: 高敏感女孩 协议结婚后,拒绝离婚 心许万年(伪快穿) 猛兽隔离区(校园1v1) 《她的半纱裙 (校园 1V1 H)》 《穿成黑化男主的小嫂子(叔嫂sc)》 《耽美女配绑定攻略系统后(弯掰直)》 《抚平褶皱》 [综漫] 异能力为召唤龙 《少主就是太求上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