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睢不是害怕被懷疑,而是一個人的想法代表了他的觀念。
相和頌見他行蹤神秘,第一個念頭便覺得他不是在干好事,這就很能代表一些事情了。
他想起相和頌曾經內心一次次不認同他的做法,一次次對他皺眉,瞥開視線,甩下他快步離開。
常睢恍然,原來他在相和頌心裡,已經是這樣不堪信任的人了。
常睢一時間心情複雜,手機頁面翻過一頁,那白底黑字映入神識,卻顯得有點陌生。
他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他前面有些走神,那些文字信息完全沒有進入他的腦子。
他只能又翻回去,重新看這裡的劇情。
這裡是相和頌大段心理描述。
原本相和頌發現與他道路相似,心中對他懷疑加劇。
然而後來,常睢發現身後的跟蹤者,方向與他錯開,相和頌懷疑的理由便站不住腳。
常睢心想,這次他總該打消對他的懷疑了吧。
但相和頌想起白天遇到的葉至,想他與二皇子走得近,又懷疑他與葉至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少不得再次跟上。
最後,相和頌一路跟隨他前去客棧,站在驛站屋頂,發現常睢只是打坐修煉。
相和頌這才不情不願地消了原先的懷疑,可依然認定他藏有秘密。
畢竟誰會大半夜來驛站打坐修煉呢。
這裡的靈氣還不如船上充足。
常睢承認相和頌想的對。
但白底黑字的文字,卻讓他格外不順眼。
他沒想到……相和頌竟然有朝一日,毫無根據地如此揣測他。
當然,他也並不清白。
可是毫無根據的懷疑,本就是一種偏見。
常睢也懷疑,是不是作者本人做了細小的改變,胡亂杜撰了相和頌的內心,但是這個想法只是略微閃現過一瞬間,便徹底消失了。
他觀察過很多次,作者大部分描述的劇情都很貼切,只會為了劇情節奏,對人物行為做一些簡單的刪減。
最起碼,作者從未顛倒黑白過。
他中午讓相和頌失落沒臉,按道理說,他晚上被相和頌遷怒懷疑也很正常。
如若不是作者寫的這樣,難不成他中午拒絕相和頌的組隊示好,本就看不慣他的相和頌到了晚上,就擔心到跟蹤他了?
常睢不是那種天真的三歲小孩。
除了懷疑,又有什麼理由讓相和頌拋開要緊的任務,巴巴地跑來跟蹤他。
就算相和頌人好,平常因為擔心他,跟蹤他,他也倒是勉強有幾分相信,但緊急任務在前,他沒根沒據地,跟蹤自己一路到了驛站,到了還不肯走。
思來想去,文中給出的解釋才是合情合理的。
這樣想著,常睢的神色越來越冷。
他當年疏遠相和頌,是沒有料想到相和頌的失憶,更沒有料想到今日的局面,但他常睢本就是薄情寡義的人。
相和頌對他十分好,他也只是回饋七分。
他本是不想受相和頌多災多難的命途連累,所以才與他疏遠,如今……如今相和頌站在上天宮那邊,和他作對,他也絕不可能束手待斃。
常睢眸光閃動,心中湧出一股殺氣來。
他常睢本就是自私自利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相和頌如若對他真沒有半分情意了,他也不是那優柔寡斷的人。
如若相和頌真要與他作對……常睢冒出數十個整相和頌的念頭,但仔細思索一番,最後又都煙消雲散。
算了算了,和一個失憶的人計較什麼,而且疏遠他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只不過是他自己沒控制好度,如今得到這樣的結果,他又有什麼好生氣的。
只要相和頌不對他刀劍相向,他自然也不會找相和頌的晦氣。
常睢冷靜下來,打眼一瞥,他發現這一段的末尾的評論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