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比賽出奇的時候,難免會說錯話,葉紹瑤趕緊找補道:「我以前的比賽分數難道還不低嗎?」
「這不是你的能力問題嗎?」她收穫了一句反問。
她雖然得承認,從小練到大的季林越確實比她優秀些許,但自己如果不是處處都拿他做參照,根本也不差!
她多想趁著賽場熱烈的氛圍,向爸爸媽媽提出復出的決定,甚至更想直接挑明:「我已經拿到短節目第七名了,現在你們誰也阻擋不了我參加比賽了。」
但她承擔不起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人現眼的後果,只能咬碎牙把所有秘密往心裡吞。
有時候她真羨慕季林越,雖然最初學習滑冰是家長逼迫的,但他爭氣,現在也樂在其中,還源源不斷得到了好的結果。
而自己每天都在東窗事發的邊緣試探,出門比賽就像在打游擊戰。
膝蓋呀膝蓋,你快快好吧。
第49章 她如春天一樣,在這裡新生。
季林越很快換下表演服和冰鞋,披上外套找過來。
正有選手上場亮相,葉紹瑤的耳邊都是掌聲。
她向旁邊讓了一座,笑盈盈地說:「不錯呀,你現在還暫列第一呢。」
在最後一組全省高手如雲的廝殺下,他居然能夠以弱小的分差,將許多小有名氣的選手甩在身後。
但高手本人只是指了指腳邊的鞋包,暗示有人的鳩占鵲巢,讓他自己的鞋晾在外面。
「幫我保密,求求你。」葉紹瑤雙手合十,抵在唇邊乞求。
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季林越默默拉開拉鎖,把自己的鞋裝進書包里。
隨著最後一名選手的表演結束,所有男單都已完成今天的短節目比賽,季林越排在所有選手中的第三位。
葉紹瑤首先堆笑,給恩人獻上祝賀:「恭喜恭喜!」
溫女士尤其高興,整理整理衣服起身,被邵女士打趣說像是要去發表獲獎感言。
但季先生卻不急不緩地認為第三名是意料之中,讓他不要驕傲。
「你就端著你的架子吧。」
溫女士把丈夫甩在身後,拉著葉家三口一起下館子。
「姨,我們不看雙人滑嗎?」
省冬運會花樣滑冰比賽的首枚金牌將會在今晚的雙人滑項目產生,這也將是本土世界冠軍的榮耀衛冕之戰。
「毫無懸念的冠軍,哪有吃飯重要。」季先生說。
葉紹瑤念念不舍地往冰場最後看了眼,她原本還想一睹世界冠軍的風姿。
走進燈光充盈的場外大廳,溫女士注意到季林越手裡背上鼓鼓囊囊的包,不禁疑惑:「你今天出門帶了這麼多東西?」
季林越不露神色地瞟了眼始作俑者,撒謊說:「我怕路上的雪把鞋打濕,所以多帶了雙備用。」
好拙劣的理由啊,但對兩家家長卻意外得管用,誰都沒再懷疑。
說起書包,這幾年季林越長高了不少,連從小背到大的書包也被襯得小小的。
「林越是不是有一米七了?」
邵女士打量著男生,從前那瘦瘦矮矮的一小個娃娃,現在也需要抬頭仰視了。
「剛量過,」溫女士說,「一米七二,快比他爸高了。」
一米七二,應該是每次校運會都被老師點名舉班牌的存在吧,葉紹瑤想。
她猝不及防被媽媽揉了腦袋:「你小時候還比林越高呢,現在怎麼不長個?」
葉紹瑤這幾年發育得慢。如果以前有鄰里因為身高誤會他倆的關係,她還可以拍拍胸脯糾正說是同齡的姐弟,但現在這麼說可沒人信了。
「那是因為他天天喝牛奶。」她悶悶地回答。
以前小葉紹瑤熱衷於收集廢品,賣給收荒匠的牛奶瓶基本來源於他的手下留情。
雖然他間接給自己創造了財富,但葉紹瑤還是需要聲明,自己在班上可算不上小矮子,只能怪季林越太高了。
「教練向我們說過這個問題,」身高對於一個花滑運動員可是一個限制因素,溫女士有些犯愁,「他說季林越一直在竄個子,讓他的跳躍和旋轉重心一直不穩定。」
衝破了一米七,接著就是一米八的大關,但目前國內現役男單選手還沒有出現一米八的大高個。
「你有沒有信心當華夏最高的男單?」葉紹瑤開起玩笑,「我是指身高。」
季林越在她耳邊說出答案:「你的鞋質還在我包里。」
可惡,被拿捏了。
「身高不是問題,」葉紹瑤披上假笑面具,讓溫女士放寬心,「季林越手長腿長,做技術動作多好看呀。」
……
比賽最後一天,餘下的冰舞和兩項單人滑將相繼誕生冠亞季軍。
葉紹瑤特意在前一晚調好了早晨七點的鬧鐘,但人到六點已經從睡眠中轉醒。
以前每次賽前,她的大腦都會這樣興奮。
看來,雖然現在的身體健康狀態不及以前,但精神還是照樣上著發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