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迷直播的設備是普通的手機,像素並不高,時而伴隨著持有者的歡呼抖動。
失焦的那一瞬,鏡頭仿佛被拉得無限遠,光束團聚成模糊的光圈,將兩道影子抹上獨特的馬賽克。
「現在壓大軸出場的是華夏組合葉紹瑤/季林越,韻律舞后排名第一位,超越當前首名需要78.83分。」
冰迷敬業地調整機位,熱心翻譯了冗長一段開場詞:「葉/季自由舞曲目《一步之遙》,選自電影《聞香識女人》。」
白的紅的光暈在另一瞬間拉進,鏡頭給到現場屏幕的特寫,年輕人握著手向四方行禮,臉上的絨毛和笑容清晰可見。
「我閨女真標緻。」季先生抱著胳膊感嘆。
葉先生糾正:「我家閨女。」
表演服在打光下柔和溫婉,這同樣是溫女士的手筆。
領口的鎖邊燙了一圈不規則的小鑽,像星河匯聚在心口。
拍攝角度也剛剛好,最大的那顆反著光,是夜空中的啟明星。
場上的葉紹瑤和季林越相背站立,擺出摩登舞的開場姿態,嘈雜在此刻消弭,暴風雨前短暫寧靜。
與深沉的傳統探戈音樂不同,《一步之遙》從小提琴拉響的第一個音符就是亮麗明快的。
一段原地舞蹈後,兩人面對面呈探戈握法,彼此牽引著完成一系列換位轉體,而後變凱利安握法繞半場壓步,隨即轉身進入節目第一個技術動作,蛇形步。
休賽季時,葉紹瑤和季林越反覆研究了這段接續步,三個版本,定級都不太理想。
拋開用刃的深淺,他們考慮到另一種可能,難度密度不夠高,顯得動作太過鬆散。
近三十秒的時間,每組難度步法間都有幾個簡單步穿針引線,動作被塞得飽滿,但不夠美觀流暢。
現在呈現出來的是經三次修改後的新配置,砍掉部分冗雜的銜接,在首先做出的莫霍克後直接換足進入兩圈小捻轉。
舞蹈渲染也是必要的,雖然此處的旋律沒有多大起伏,但兩人腳下力道十足,動作的設計也突出了探戈的頓挫。
內刃大一字滑出一道圓弧,兩人以華爾茲握法短暫相持,擦肩變手拉手握法,男伴的前內內勾步和女伴的開式喬克塔同時完成。
面對面,兩人重新同向滑行,一圈小托舉後,季林越引帶葉紹瑤轉體,並換位改凱利安握法,小跳進入同頻的喬克塔,男伴同樣在引帶下完成轉體。
接續步在外勾步後轉三結束,他們卡著節拍急停。
音樂隨之迎來第一道利落的鋼琴聲,節奏旋即一變,從纏綿悱惻到堅定豪邁。
重新起步,踏著鋼琴和小提琴的應和,季林越大一字難度進入弧線托舉,攬著葉紹瑤的腰在肩上過了一遍,最後任她踩在腿上。
連續姿態變換符合規則中的提級要求,她的肢體像湖邊柳枝舒展,手臂一轉,又仿佛有攬下所有光輝的氣勢。
第二道重音落下,兩人舞蹈進入三組同步捻轉步,右前內刃、左前內刃、右後外刃。
進入刃豐富,轉速相當,兩人在動作和配合上都保持得極佳,是動作結束後,剛好可以手拉手的距離。
換華爾茲握法,曲調再度迴轉,漸入佳境的年輕人們糾纏周旋,在優雅中活躍,沉穩又不失靈動。
在冰場長軸,轉三進入單足不接觸接續步,滑出兩組不同用刃和轉向的內勾接括弧。
銜接的跪滑動作並不難,起身面對面滑行後,兩人再次交握,以探戈握持突出舞曲里的經典姿態。
刀齒步滑進樂曲的第二節,曲調重複著類似的旋律,又更慷慨激昂。
尤其在提琴破入鋼琴的莊重時,葉紹瑤將腿扣在季林越的膝彎,右腳拖刀完成仰身鮑步,這是全曲的精華和高|潮,也是他們最點睛的編排滑行。
音樂起起伏伏,重複又重複,像男女在迂迴曲折中走走停停,距離內心所求始終只有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並非全無樂觀。
正如影片中的范克上校,即使滿懷厭倦,也依然找到生活的美好。
無法走出這一步,那就跨過去。
是以,探戈舞蹈穿插在技術動作中,舞蹈又編排了許多小跳,所有的所有都將節目串得嚴絲合縫。
執行到位,就是完美。
拖腿進入的編排旋轉,葉紹瑤在保持燕式姿態的同時滑足離地,她百分百地信賴季林越,在交織旋轉中把她托起。
小提琴的音色天生被賦有傾訴感,結尾的鋼琴漸漸淡出,只留提琴依依不捨。
最終戛然而止。
上座的觀眾並不多,燈光照在室內的每個角落,山頂的座位空了一片又一片。
這讓葉紹瑤更加相信,他們在真情實感地反饋著。
掌聲如潮水。
季林越過來擁抱,牽著她謝禮,向南北,向東西,最後他們向彼此致意。
「辛苦了。」一個裝得正式。
「客氣。」一個半斤八兩。
「我們走完這一步了嗎?」
「今天的,算是走完了。」
他們不知道下一場比賽何時到來,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