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沅乜斜了他一眼,主動推開門出去了。
·
嘉賓們的集合地點在村子中心的大廣場上,平時花溪村有什麼大事或是要辦什麼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行。
廣場中央有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榕樹,村民們稱它為萬壽樹,這也是花溪村的一個文化符號。
凌予和喻沅到的時候,周晴光和溫斂還有林錦夏和段馳都已經到了,廣場周圍還圍了不少村民。
沒等一會兒,董書言和李信也趕了過來。
「所有人都到齊了是吧。」楊帆拿著大喇叭站在大榕樹底下。
「是。」大家齊聲道。
「好的,讓我們再一次歡迎各位嘉賓來到我們《果汁分你一半》節目,也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的第一次旅行地——美麗的花溪村。」
楊帆說完帶頭鼓掌,嘉賓們以及邊上圍觀的村民群眾也紛紛鼓起掌。
之前的三組嘉賓已經在這裡錄製了兩天,但由於凌予和喻沅沒有到場,所以村民們為大家舉行的歡迎會放到了所有人來齊之後。
「現在,我們邀請花溪村的村長和村主任來為大家說幾句,歡迎大家的到來。」楊帆將喇叭遞給花溪村村長。
花溪村的村長看上去已經年過花甲,拄著一根拐杖,臉上布滿皺紋,按這邊的習俗,額頭上圍著一條老一輩人戴的白頭巾。
他身子佝僂,但精神依舊矍鑠,嗓音也渾厚有力:「十分歡迎大家來到花溪村,我們花溪村山青水綠、風光秀麗、民風淳樸,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文化……」
村長介紹了一些花溪村的特色和發展史,最後道:「……希望大家能在這裡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掌聲雷動。
村長講完後,輪到村主任,花溪村的村主任是一個年輕人,不到三十歲,他開口道:「感謝各位選擇花溪村,來到花溪村。」
這位年輕的主任比村里其他人都更了解這次節目在花溪村錄製將會對花溪村的旅遊業發展造成多大的推動力,臉上的笑容發自真心。
「預祝各位在花溪村的時光珍貴又難忘,充滿歡樂和幸福,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隨時可以來村委會找我和村長,當然,相信我們的每一位村民也願意主動對各位給予幫助。」
大家再次鼓掌,林錦夏喊了一聲:「好!」
楊帆趕緊從主任手裡拿過喇叭道:「可不能給予他們幫助啊鄉親們,之後的很多任務都是要讓他們自己完成的,不許主動幫。」
幾名嘉賓的臉上才剛剛掛起笑容,聽了這話一下子垮下去,村民們被逗樂笑成一團。
楊帆說完,將喇叭重新遞給村主任,村主任笑著繼續講:「為了歡迎各位客人,今晚,我們為各位準備了特色的宴席,還有特色的歌舞表演。」
楊帆道:「那我們也要感謝花溪村對我們的熱烈歡迎,接受我們在此地拍攝,同時還願意將屋舍供節目組使用。」
全體嘉賓和節目組工作人員們向村民們道謝,村民們向節目組表示歡迎,一時間,場面熱鬧非凡,一片和樂歡洽。
·
花溪村為嘉賓組設置的歡迎會就在大廣場上舉行,村民們將各家的桌椅板凳都搬了出來,圍著萬壽樹設了數十張桌子。
飯也直接在廣場邊的空地上做,村民們早已用磚頭壘起簡易的灶,生火架起大鍋。
一些村民在燒柴火,一些村民起鍋燒菜,旁邊的木桌上還有些村民在切菜……端盤子的,盛水的,忙得有條不紊。
「我還是第一次吃這麼熱鬧的飯呢。」林錦夏好奇地看著那幾口大鍋,帶著段馳走過去。
怕添麻煩,他們沒有走得太近,就站在一旁觀看。
另外三組嘉賓也在好奇地四處參觀。
董書言原本還有些興趣,湊近了一看,被柴火堆飄出來的灰煙燻了一下,又看見那架鍋的磚頭灶上的泥土和旁邊地面上的水,就沒了心思。
「我們老家以前逢年過節也吃這樣的大鍋飯,」李信點評道,「這樣做出來的飯才香。」
董書言沒接話,不想再站在這裡了,轉身去幫那些布置桌子的村民擺碗筷。
周晴光看起來對生火有些興趣,跟一個村民交談了幾句,成功得到了燒火的位置。
溫斂另外搬了個凳子坐在他旁邊。
他們這個鍋子裡燒的是白水,也不用在乎火候,村民指點了周晴光和溫斂兩句,讓他們注意別讓火星子飄到自己身上來,就去忙別的了。
「是不是冷?」人走後,周晴光問。
隨著天色轉暗,氣溫是逐漸降了下來,溫斂道:「有點。」
周晴光往灶里多加了兩根木柴。
另一邊,穿著黑大棉襖的喻沅一點也不冷。
這件棉襖又寬又大,長度到喻沅小腿,穿在喻沅身上不像是他穿著這件衣服,而是這件衣服裹著他,整個人和芝麻丸似的,也難怪喻沅覺得難看不願意穿。
他到一個人到處逛了逛,繞了一圈回來,拉了一下在和楊帆談話的凌予。
凌予餘光一直注意著喻沅,見他逛完回來,問道:「怎麼了?」
「你來。」喻沅偷偷朝他勾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