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商下意識回答說:「在想苟太監。」
詹木寶:「……」
這個娘寶男立馬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娘哎,你不想替我親爹守著,我沒意見,猶記得我爺奶在世的時候總是勸你再找一個貼心人。但娘你不能想不開找個太監啊!
就算詹木寶什麼話都沒說,但他的表情已經把什麼話都說了。
萬商:「……」
這倒霉孩子是誰家的啊!哦,我家的。
皇宮中。
苟太監回宮後先去了皇上那裡。今日給安信侯府送年禮的差事其實是從皇上這兒討的,回宮後自然要先向皇上匯報。皇上難得不忙,正在看各地的縣誌打發時間。
當皇上還是一個兵痞的時候,他曾救過一個讀書人。雖說這個讀書人和皇上的年紀差不了太多,只大了皇上幾歲,但在很多方面,他都稱得上是皇上的啟蒙恩師。
比如那些文臣之間常有的勾勾繞繞,比如治理地方時的注意事項,比如多方勢力之間的縱橫捭闔,再比如他還會給皇上講史,講歷史上那些皇帝的功與過……皇上之所以能成為皇上,固然是因為他天命在身,但也和這個讀書人的認真教導分不開。
在皇上開始逐鹿天下後,讀書人提醒他說,打下一座城後,一定要把縣衙里的戶籍田產資料收集起來,還要把縣誌帶走。等到日後治理,有這些資料會方便很多。
皇上照做了,還叫人抄錄了各地縣誌,以防重要資料丟失。
等到皇上入主京城,抄錄的縣誌都用馬車運進了宮。別的皇帝休息時不知道幹什麼,新皇休息時就是對著輿圖翻看各地的縣誌,注意下氣候、地產、災害情況等。
這位讀書人要是有幸活到現在,絕對是文官里的第一人,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只可惜此人身體一般,又遭遇過暗殺——都知道他是皇上身邊的智囊,打天下那會兒,暗殺別人智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行為——他已經病逝五年了。不過皇上心裡始終沒有忘記他的功勞,不僅登基後第一時間給了他死後哀榮,還加封了他的妻女。
哦,這位讀書人只娶了一位妻子,妻子就只生了一個女兒。
這個女兒現在是新朝的昌華郡主。
昌華郡主的婚事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她父親還活著,那她說不得比公主還要好嫁,因為迎娶公主需要冒政治風險,迎娶她就不用。但她父親死了,同時她父母雙方都沒有族人。也就是說,她現在除了一個郡主的名頭,沒有任何的人脈關係。
哪怕皇上還念著先生舊情,但這個能管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