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寧知越……與陳家有關的寧姓人家……
老劉頭擺擺手,很肯定地說:沒有,無論是陳家族中親友,還是生意上的往來,都沒聽說有姓寧的。
這便奇了,無親無故,寧知越為何不遠千里從西域趕回來,又不顧家人阻攔,一定要留在汜州?她分明知曉不少事,又暗自謀劃著名什麼,究竟是何緣由讓她孤身一人到汜州,又言不由衷地要與他們劃清界限呢?
虞循覺著這二者間的關聯應是存在的,或許不是表面上的來往這麼簡單。為此,他換了方式問老劉頭:陳家家主可有去過越州呢?
老劉頭認真想了想,也不太能確定,當年戰火紛飛,大周境內哪一處都不太平,各地坐商多,行商少,陳興文就是這少數中的一個,自然也曾走南闖北過,但要問他去沒去過越州,這誰知道呢?
但虞循還是推敲出一點可能性來:當年的戰亂,京城及各州府確是混亂,唯江淮一帶由平南王由據守,此後一直以越州為盤踞點,從未離開過。陳興文既是要做生意,戰火紛飛之地,百姓都忙著逃難,唯有江淮一帶,更甚是越州才是其最可能行往之地。
然事有例外,也說不準這個推測是否準確。虞循想,既然陳興文祖籍就在南漳縣,他經年去外地行商所需的行牒文書在南漳縣衙門應當有存留,那麼叫阿商趁此時機去查驗一二,或許能判定真假。
阿商也給出肯定的答案:「陳興文確實去過越州,而且還不止一次。案卷上記錄陳興文最早行商是在泰和二十五年,他往江淮去過數次,但最初幾次去的不是越州,直到那一年年底,他帶上王夫人兩人一同前往越州,此後不見王夫人回南漳縣,只有他往返其間。」
「泰和二十五年……那便是聖上繼位前兩年,那時平南王也才拿下越州不久,寧公起初並不願為平南王效力,平南王親自去請了數次,都被婉拒,卻在泰和二十六年初歸入平南王麾下……當真如此巧合嗎?」
阿商聽著也覺得有那麼些巧合,但陳興文就是一介商賈,後來陳家富庶起來,他還汲汲營營想要做官,若真與寧公或是平南王相識,何必捨近求遠?
虞循搖頭,「肯定不是普通商賈這麼簡單,你還記得老劉頭說的嗎?他道陳興文年幼失怙,族中親友待他並不好,還侵吞了他父輩留下的田產、宅第,這才使他走投無路改去行商。他行商所有資費,皆是王夫人為他籌得,經由他做生意,兩人生活已有起色,因和要將王夫人送去越州,而他自己則兩頭奔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