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早年家中還頗有家資,陳興文的養父養母並無同胞手足,其祖父輩也血脈單薄,只有同族旁支的親眷來往走動。等到陳興文長大成人,陳氏夫婦也早亡,留下的家資本足夠其寬裕生活度日,但那些年恰逢時局動亂,陳氏族人以陳興文並非其父母親生,且不知何緣由未曾記入陳氏族譜,故而將他趕出陳家,又占了他的家產。
陳興文那是年少氣盛,長至及冠,一直敬重濡慕的父母並非自己親生
父母,又早陳氏族人驅逐,心中也有幾分意氣,想著憑藉自己一雙手,還能養不活自己?
那是泰和二十五年,南漳縣也曾受了戰亂波及,叛賊南逃時經過此地,逢人就殺,見財就搶,來往此地的行腳商人也漸漸少了,便是城中各處鋪面也都因此逐漸斷了貨源,有關門閉店的趨勢。
這個時候,陳興文也發現了繼續死守在南漳縣與等死無異,於是生出了到外地謀生的想法,只是放心不下成親不久的妻子與他奔波受苦。
再一琢磨,就想到往江淮去收些南漳縣如今短缺的米糧藥材,自己往返這一趟,掙些跑路錢即可,也不必妻子跟著受驚受累。
許是時運的眷顧,陳興文幾次離開南漳縣,到江淮去收買貨物,再運回南漳縣,一路都很順利,之後又得益於平南王占據越州,又派人將江淮一帶形勢穩住,陳興文這條從商之路走得越來越穩。他與最初所想的一樣,只替城中各店鋪採購運送貨物,不坐地漲了貨物價格,仍舊只收些往返的路資,因而頗得鄉民商戶愛戴尊敬,也漸漸有人願意跟著他一起出遠門行商。
隊伍龐大起來有好也有壞,好處是他不必再僱人幫他運貨,再途中得小心謹慎的留意,以防這些人靠不住,越貨殺人,跟著他的都是自己熟悉的鄉民,也能安心有人替他分擔一些,而壞處則是不比他一人出行時的便利自在,有了固定的幫手,也得為這些人的工錢飲食資費考慮,不能讓人跟著他白忙活了一場,於是接下來與城內各大商鋪結定契約時不免為了銀錢之事多費口舌。
不過亂世之中,商戶也知曉陳興文賺得是買命錢,但凡運氣差點,途中碰上叛軍劫匪,有沒有命回來也還不一定,故而也為其考量,適當漲些工錢,跟隨他的那幫鄉民也體諒他的難處,只求能管一家老小一口飯吃便是,因此,陳興文的生意只在一年間便逐漸有了起色。
這一來一往運販貨物足足有八年,陳興文始終不改初心,只要自己應當應分的那一份錢款,也保證跟著他的那些人也能吃得上飯,幾乎所有人都知曉他是個本分仗義的人,也都無怨無悔的跟著他。
可就在永成六年的春天,陳興文這次出去後回來,大改從前的作風,不僅開始攀結官府,還破了自己從前立的規矩,將自己的初心忘了乾淨徹底,先是將外地運回的貨物加了數倍價格賣與從前合作的鋪店,又是自己開店經營做買賣,放低了價格賣給城中百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