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何況如今邢州也已安定,你真想回去看一看,與你那夫婿溫言軟語商量一番,他還有不答應你的?」
本是安慰的話,說著說著就帶有調笑的意味,周熙然白了那人一眼,卻不露怯,只道:「我當然知道他肯答應……這不是想起邢州,我也許多年……六年吧,都這麼久了,當年走的時候只想瞧瞧外面是什麼樣的,誰料想這一走就是六年……」
六年時光,不長也不短了,從大周舊朝永成十八年到大順新朝泰和二年,短短的六年戰火紛亂,京中的皇室換了姓,多少像百姓像她一樣背井離鄉……
想回去固然是能回去,可如今也只有挨著京城這一片地上的百姓尚算太平無憂,出了這地境,誰知還能不能再回來?
既提起六年前和戰亂,一群常被關在閨閣中娘子們便關不住話匣子,止不住好奇心,叫侍女們守著屋外,低聲議論起來。
「聽說武安侯和武安侯夫人又婉拒了聖上召見和冊封賞賜,仍留在越州不肯入京,楚國公與寧侍郎、寧三郎輪番勸過了,都不管用,甚至還將寧三郎連人並物都轟了出去。」
「這也不稀奇。武安侯夫人對寧家和平南王……我總轉不過來,如今該稱太上皇,你們心裡知道就行,就是如今的皇室,武安侯夫人都不待見,甚至可以稱得上厭惡,這都是六年汜州那件事後改變的,之後也一直沒有變過。」
六年前,也就是大周舊朝十八年六月末,在慈安寺里,
原本是武安侯夫人的妹妹寧知越回去替堂妹陳玉的死討個公道,誰知這妹妹與堂妹是同一人,更離奇的是當年寧家人以為從陳家逃出來的陳玉其實已不是真正的陳玉,而是與陳玉從小一同長大的侍女玄素,而真正的陳玉,早就死於永成十五年。
當時的平南王世子與寧家四郎都在汜州,聞知此事大感震驚與悲痛,帶著玄素的告罪信回了越州。
武安侯夫人聞知此事也是悲痛萬分,更從中獲悉,那些年陳玉與陳家的悲劇乃是如今的聖上和寧家三郎一手促成,而後仍不肯放過侍女玄素易容改扮的寧知越,將她逼入窮巷,不得已受舊朝那位最後的皇帝利用。
本來顧及骨肉親情,除了害死陳玉的罪魁禍首,餘下的親人她並未讓他們被她的怒氣波及,但在慈安寺變故的三個月後,身處江州的袁志用以當時的皇帝弒父殺兄,天理難容,將他過往殘害先太子與宣王一脈的罪狀細數,打著討伐無道昏君的名頭在江州反了。
與此同時,當今聖上,從前的前劍川節度使,也在此時派人潛入劍川策反舊部,用的是與袁志用同樣的藉口,這也就罷了。但最讓武安侯夫人惱怒的是,他還將陳玉與寧知越分成兩個人,藉口大周皇帝對平南王府忌憚已久,早有誣害之心,逼得平南王那些舊部紛紛為其不平,催促平南王不得坐以待斃,應與當今聖上同心戮力,取代大周。
當然,這一細節她們這些未出閣的娘子本該是不知情的,偏偏她們之中有個周熙然,周熙然的胞弟當時可是在慈安寺見聞了玄素誅殺曹襄與阮清舒的全部經過,自然清楚陳玉與寧知越就是同一人,而聖上當初那番話也就多少顯得虛偽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