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就怕翟王不求俗事,只為屏蔽天機。妖才需屏蔽天機……那翟王,並非人?
「譚聞秋需得借子鄴之血緩解龍氣反噬,翟王他……假使,他的確是妖,這一切確實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商憫語速極其緩慢地說到此處,「蔽天機是為了隱藏妖身,替命也可擋災,反噬之傷會被接引到與他互換命格的人身上……」
「一日前,我算出地龍翻身死傷者身上的因果線指向了『聖人』。」斂雨客指尖虛空點了點翟國王宮,話語寒涼,「那便是這位『聖人』。」
此話一出,商憫再也不能心存僥倖。
翟王乃是妖黨的可能性在這一瞬提升到了十成。
經歷了許多大風大浪,商憫心智得到了長足的成長,哪怕得知再令人震驚的事情,她也能很快調整心態。
可是翟王有異,這件事情首先帶給她的不是震驚……是失望。
無與倫比的失望。
這失望當然不是因為武國和譚國會失去一個穩定的盟友,而是因為,她一直以來認為翟王翟襄是有大格局大心胸的人。
對抗妖族他可為人族一方的堅實同盟,爭奪天下他堪為一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他對內剛柔並濟,對外靈活卻又留有底線。
這樣一位賢君,把這個偌大的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選賢任能,朝臣歸順,百姓敬仰,無一不服。
可正是這樣一位賢君,極有可能是受妖操控,或歸順妖族,抑或本身就是一位大妖。
一個妖,竟然幹得比人族一方九成九的官員和國君都要優秀。
大燕的官員在忙著爭權奪利搞黨政的時候,他在治理翟國,周邊小國摩擦不斷的時候,他在提升軍備,令周遭諸侯不敢來犯,燕譚交戰的時候,他假意借兵實則助譚,保全體面又顧全大局。
天下之人無不稱道,翟王乃是名副其實的仁義之君。
這般賢君……這般賢君,居然是妖?
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這比譚聞秋真身為妖更加荒唐,更讓人難以接受。
「拾玉,你不要灰心。」斂雨客沉沉道,「你該慶幸,你一如既往的謹慎幫了我們,從始至終,你都沒透露給翟王更多的事情。如果你像和譚楨結盟那般,告訴他譚聞秋那邊的事,他恐怕就不會那麼幫我們了。」
「翟王為何幫譚國,這是個關鍵。」
翟王對譚國以及捉妖大事的幫助,是落到實處的。
他是真心實意地希望譚國能夠捉到妖,更進一步想,他也是真心實意地希望譚國能拖住大燕,更希望各國能聯合起來推翻譚聞秋所把持的王朝。
再聯想到譚聞秋一方對地動毫無所覺,幾乎可以斷定她根本不知翟王身份有異。
翟王到底站在誰那邊,答案呼之欲出。
斂雨客道:「我想,他和譚聞秋應當存在某種過節,不希望她得意。」
「他也許是妖黨,但他和譚聞秋,恐怕不是同一邊的。」商憫從漫長的沉思中回過神,「你說,翟王知道攻譚之戰始作俑者是譚聞秋嗎?他是否知曉譚聞秋身份?」
暫時沒人能給出這個問題答案,斂雨客只能搖頭,眉頭皺得愈緊。
「此問先擱置不談。」商憫手指敲了敲桌面,「地動因何而起?」
這一問依然難以尋出一個答案。
國運並不會因為一場地動而震散,翟國上下一心,哪怕受創過大,依靠地利休養生息,十幾二十年後依然會是強國。
所以翟王目的和譚聞秋攻譚的目的,大概是不一樣的。
商憫吐出一口濁氣,語氣艱難:「最重要的是,到底是何等手段,何等偉力,才可撼動大地,引發這場世所罕見的地龍翻身?!」
第176章
自從抓到塗玉安, 商憫就知道,屬於人族一方的重大機會來臨了。
只要運作得當,便能使譚聞秋手下妖黨露出破綻。
讓譚楨傳信各國時, 她就在心中暗暗思索,翟國與趙國是她敲定好要共商結盟大事的國家,對大局至關重要, 僅以書信試探,不妥。
趙國路遠, 飛不過去,時機不巧, 可翟國安都近在咫尺,她必得親自面見翟王試上一試才能放心。
商憫對譚楨道:「翟王那邊你暫時不用管,老師已經在去那兒的路上了, 會親自對翟王說塗玉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