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縣城,乃是距離新雍門關最近的城池,故而衛兵監管嚴格至極。入城後,氣氛更比城外壓抑幾多,街巷行人往來靜寂,賣野味的農家皆聚於一處,由衛兵監管。
方柳三人帶來的背簍,早已被翻得底朝天。
衛兵對入城者監視嚴密,時不時便要瞧一瞧人數是否屬實。嚴管之下,百姓言行受限,唯敢做些許不甚明顯的目光交流。
百姓雖安靜,巡邏的衛兵卻會彼此交談,只所說非是大周官話或方言。
幸而霍隱能聽得懂,好譯給方柳與聞行道聽——多是些瑣碎之事,因著靠近打仗的沙場,衛兵偶爾也提及軍營中的伙食,呼延將軍的英姿,以及赫連皇子幾時前來。
再機密便沒有了。
霍隱在幾座城鎮皆有眼線,多是當年絳雲刀宗弟子的家人,其餘百姓不敢行此事,世道艱難卻也怪不得他們。
潛入敵軍城鎮,非是一定要獲取何等重要的信息,只是成敗之關鍵,往往藏於微末。
月余。
方柳三人幾回往返關外。
兩軍亦有數次交戰,從小摩擦至萬人之戰,只要方柳或聞行道在場,便一定會贏得勝仗,哪怕敵軍首領是呼延翰與呼延勇。一時間,周軍士氣大漲,將士們摩拳擦掌熱血沸騰,仿佛預見將來一步步收回失地的景象。
有小將按捺不住問:「方軍師用兵如神運籌帷幄,大將軍亦威嚴勇猛決勝千里,咱們為何不趁此機會舉兵攻入敵軍城鎮?」
方柳只道:「時機未到,尚不曾知己知彼。」
那傳說中力能扛鼎的呼延亮,以及北邦皇子赫連天德,如今皆未露過面。縱是戰場上打過幾回照面的呼延勇,也只是試探彼此深淺,不曾拿出真本事。
若因幾場勝仗,便掉以輕心,恐怕落入陷阱也未可知。
將士們雖不懂兵法,可兩個多月的相處,早已將軍師的話奉為圭臬。於他們而言,方軍師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謀略戰術無人能及。
既是軍師說時機未到,眾人便深信不疑。
夜裡,方聞二人復盤近日戰事。
聞行道推演沙盤,道:「敵軍愈顯急切。」
「畢竟皇子將臨,而北邦王——」方柳抬眸,「民間傳言身患頑疾,眼下不知真假。」
聞行道:「近日觀敵軍進攻軍心浮躁,恐非空穴來風。」
方柳輕笑:「下一仗,便派三百豪傑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