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把剩下的西紅柿面盛出來自己吃,這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老小區不隔音,溫知能清楚的聽到鄰居瑣碎的家常,奶奶哄孫子吃飯,父母輔導孩子的憤怒。溫知小時候很聽話,學習這方面從沒讓父母操過心,別人都說他懂事聽話,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害怕。
溫知在福利院長大,年紀雖小,心智早熟,五歲被溫家父母收養,溫父溫母待他極好,親生兒子也不過如此,可他還是怕,溫家待他好一分,他的恐懼便加一分,他怕自己離不開這個家後又被拋棄。他七歲時,溫林出生,溫知恐懼達到了極點,他以前在福利院聽過,收養他們的家庭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會打罵他們,不給他們飯吃,甚至還會偷偷扔了他們。
從那天起,溫知更加小心翼翼的吃飯,小心翼翼的說話,生怕惹這家主人不高興,把他趕出去。他不敢去看溫林,每當聽到主臥里傳出笑聲,他都要縮起來捂住耳朵。
有一次,溫父不在家,溫母和溫林在主臥里睡覺,溫知按耐不住去偷偷看的溫林,那時溫林已經醒了,小小的一團,躺在溫母懷裡,睜著黑漆漆的大眼睛,不哭也不鬧,看到他走進,咧開嘴,張開手臂咿咿呀呀。溫知驚奇的趴在床邊,伸出一根手指觸碰溫林的小手,溫林立刻抓住他,咯咯直笑。
小嬰兒吵醒了溫母,溫知看到她醒來,下意識要逃跑,溫母抓住他的另一隻手。溫知怕極了,他碰了他們的孩子,他們會不會生氣打自己?溫知眼神驚恐起來,然後他突然聽見溫母說:「知知,這是弟弟,弟弟很喜歡你,你也喜歡弟弟嗎?」
她看了眼笑顏燦爛的溫林,又說:「你不來看弟弟,他很想你,今晚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睡好不好?」
溫膩的觸感源源不斷從手指傳來,溫知看著溫婉的女人和白嫩的嬰兒,驚恐竟奇蹟般消散,懸在胸口的心也鎮定下來,他眨眨眼,第一次清楚的認識到,原來他有爸爸媽媽,有弟弟,有一個家。
這個家並沒有陪伴他多久,溫知十五歲,剛剛上高中,住的寄宿學校,周五回家,溫母告訴他放學了不要走等著爸爸媽媽來接。溫知滿懷期待的等呀等,卻等來了一個晴天霹靂——他的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在接他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兩個大人當場死亡,溫林被溫母護在懷裡,撿回一條命。
溫知還是個半大的孩子,他一邊照顧溫林,一邊處理父母的後事。晚上,他和溫林一起擠在小小的病床上,溫林車禍後的傷口疼,小孩子不懂得什麼是忍耐,疼了就哭,喊爸爸喊媽媽喊哥哥,哭著問溫知,哥哥哥哥,我想爸爸媽媽了,我生病了爸爸媽媽為什麼不來看我?
溫知咬著嘴唇憋回眼淚,回答不了溫林的任何疑問,把他抱在懷裡,像溫母那樣哄他:「不怕不怕,林林乖,還有哥哥呢。」
後來,溫知得到了一些醫院和社會的援助,加上溫父留下來的存款足夠他們花到溫知上到大學,溫知想,上了大學就可以自己賺錢,養活溫林絕對沒問題。
可老天總是和他作對一樣,他大一那年,溫林在課堂上暈倒,送往醫院,發現他腦部有血塊壓迫神經,血塊是那次車禍留下來的,一開始很小,沒被發現,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如果不切除,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