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第三輪也比想像中來得還要快。
主要是觀眾們心裡有了期待,難免就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當然了,余曜其實也這麼覺得。
一連兩次的順風順水,讓他享受到了賽場上久違的暢快。
就像是大熱天喝上一整瓶冰鎮可樂。
從頭到腳的每一個毛孔里都浸透著沁人心脾的冰涼與刺激。
他甚至想一口氣高速完攀掉剩下的線路。
但定線員顯然不是這麼想的。
一連交手兩次,余曜原本已經在心底勾勒出一位天馬行空,劍走偏鋒的定線員形象。
但第三條線的布局卻跟前兩條線大不相同。
如果只用一個字來形容每條線路的特色的話,第一條線是簡,第二條線是奇,而第三條線,似乎更適合用一個穩字來形容。
藍色的不規則曲面凸起物,分布在巨大拐角牆體相鄰的兩面,只能依靠指腹和足尖相對於造型體和岩壁的微弱摩擦力來控制前進。
這樣的線路不適合快速攀登,甚至用第二條線的解法還會顯得冒進。
那就只能走靜態路線了。
余曜注視著隔離室的草圖,有一點微妙的不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輪到他上場的時候,就一改之前的輕快風格,每一步都照著定線員的設計意圖,穩紮穩打地前進。
觀眾們一開始還以為又要目睹一個短時間完攀的奇蹟,等到發現余曜是真的沒有加速的意圖,難免心情就低落幾分。
可再仔細一看,就發現出不同來。
余曜的動作非常鬆弛。
既沒有像喬瑜一樣嚴陣以待,外露的每一根肌肉線條都寫滿了矯健與實力;也沒有像余景一樣只顧攀爬,弓著腰背絲毫不在意自身的形態美感。
黑色的橡膠鞋底穩穩掌控每一寸岩面。
白皙的胳膊也舒展延伸到了最佳位置。
他看上去既放鬆,又溫和。
但在場的業內人士都知道,只有少年這樣徹底放鬆軀體,將腰部貼近岩壁的攀岩方式,才能在減輕手部壓力的同時,更加方便腕關節的轉動和推拉。
計航飛快地在速記本上記錄下自己此時的感受,「強大掌控力下的優雅假象。」
所有人的殷切目光中,少年撐掛勾握,一點點穩步前進。
終於在僅靠兩枚指紋鎖住自己後,余曜又一次成功地握住top點。
但他沒有立即跳下來。
而是在岩壁上轉身,驟然衝著正對著自己的監控鏡頭展顏一笑。
少年白皙俊秀,眉宇氤氳,這一笑就如風過春嵐,好看得讓人心尖打顫。
被美顏暴擊的觀眾們都被迷得七葷八素。
但在大屏幕前的唐清名卻已經興奮到戰慄起來。
別人都以為余曜是在用這個笑容慶祝自己的又一次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