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什麼都沒說呢,」葛教練訥訥低聲,隨即便是陣陣狂喜。
這就是天才的實力嗎?
執教十來年的葛教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省心的運動員。
自己才說了幾句,連核心重點都還沒有說到,余曜就已經能在第一次出池子時,就把山上側和抓板動作完美結合在一起!
葛教練擦掉額頭上的冷汗,整個人輕飄飄的,有一種被幸福餡餅砸暈的不真實感。
但他高興得還是太早了。
山上側是除了空中換刃以外的最簡單的動作,余曜做的時候,甚至壓根就不知道這個動作居然還有一個專有名詞。
他只是單純地覺得,都飛上天了,不做點什麼好像有點空落落的。
但如果要做點什麼的話,自己還不熟悉這種特殊的場地,如果摔了反而得不償失。
那就簡單地換一下板頭的方向好了。
少年很輕鬆地實現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很快地在第一個線路折返間就適應了不同於粉雪的堅硬池面。
下一次衝上天際的時候做什麼呢?
余曜彎腰加速,再次從池底「唰」地衝上池壁時,腦中靈光一閃,就借著身體的慣性,在熟悉的滯空感中滑出雪壁。
黑色雪板被擰轉成與山壁邊緣平行的九十度方向。
少年的身體後仰著,繞著雙肩的軸線輕盈地向後翻去。
他沒有貪心,只翻了一周而已。
無比富餘的高度和距離,帶來很棒的滯空感,甚至讓這個後空翻的動作看上去仿佛被施加了文藝電影裡的悠長慢鏡頭。
不止是池外的教練們能將少年的每一個嫻熟流暢的動作細節都看得分明,余曜自己也能透過護目鏡將教練們的神情盡收眼底。
其他教練還好說,葛教練怎麼一臉吃驚的樣子?
這樣翻不對嗎?
是圈數太少?
余曜不熟悉U型池的規則,下意識就覺得自己可能做錯了什麼。
他鬆開抓住固定器中央的手,再次落回池子裡,在「砰」的巨大撞擊聲里微微皺了下眉,放任自己從池檐向池底滑去。
雪板觸底反彈般再度加速,少年好看的眉宇也重新舒展了開。
圈數少而已,那就繼續往上加。
黑色的身影在不斷累積的高速里再一次衝出池壁。
這次做的是一個斜向的偏軸轉體。
少年在陽光里從緊窄的腰肢發力,輕盈無比地繞著從左肩到後肩膀的軸線旋轉。
順順噹噹地完成了一個偏軸轉體720。
余曜此時還不知道,在U型池的圈數計算里,每個動作都要增加上池壁自然擺動的180°。自己這個動作,出現在裁判們的打分表時,會被修正為偏軸轉體900。
可葛教練知道啊!
他不光知道這個動作應該叫偏軸轉體900,還知道剛剛的那個後空翻一周應該叫做後空翻540。
余曜居然一上來就完成了一個後空翻540和一個偏軸轉體900。
可他甚至還不熟悉U型池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