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這個手勢,是說他還會拿第一的意思嗎?」
少年曾經在比賽前用這個特殊手勢宣示自己的志在必得,隨著大跳台比賽的廣為流傳,已經不是秘密。
「還是他要再跳一個魚神之躍?」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手勢一亮出,基本上大家就都知道了,少年的狀態比他們想像得要好得多,至少還能有心情跟他們打啞謎。
很多喜歡余曜的記者們都鬆了口氣。
眼見少年抽完了簽,就一股腦地沖了上去。
「是幾號是幾號?」
肯定不能還是一號,要不然連著兩次第一個出場,也太背了。
記者們信心滿滿。
然後就看見,站在余曜身邊的教練露出了個一言難盡的痛苦神情。
不會真是一號吧!
到底是不是一號啊!
記者們都有點傻眼。
第36章
別說記者們傻眼,簡書傑也一樣傻眼。
抽什麼不好,非要抽一號!
哪怕是倒數第一也比一號強啊!
坡面障礙技巧和大跳台又不一樣。
大跳台好不好的,都在最後的一跳,只要能跳出高難度的跳躍,裁判們就會給出與之相符的分數。
而坡面障礙技巧呢,分數構成要複雜不少。
坡面障礙技巧的比賽場地從上到下,分成了三個道具區和三個跳台區。
一個區十分,六個區加起來就是六十分,再加上裁判們的整體印象分四十分,總分一共一百分。
前面的六十分技巧分還好說,自家徒弟的道具能力遠超自己想像。
但整體印象分實在是個難題。
余曜之前從未參加過國際上的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也就是說從來沒有在國際裁判面前刷過臉,裁判們對他的了解近乎等於零。
所以哪怕最終印象分有固定的評分標準,包括了整套動作的多樣性,風格和組合。
但只要裁判們還是憑著主觀意願打分。
除非余曜能一口氣做到像大跳台1980,2160這種極端突破性的高難度動作,否則最終的印象分基本上不可能在第一次就被刷得很高。
和同為冰雪項目的花滑一樣,很多選手們都是靠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展現出自己豐富多彩的難度儲備,才能不斷刷新裁判們的印象分值。
譬如本場冠軍的有利競爭者,來自r國的半田遙步,剛開始出現在國際賽場上的時候,哪怕拿出了很不錯的技術組合,也還是比同等程度的選手們得到的印象分稍遜一籌。
簡書傑撥浪鼓似搖頭,「本來就沒什麼印象可言了,還排第一個出場,這可真是地獄模式!」
余曜默默把貼夠時間的膏藥揭掉,重新穿好鞋襪,顯然是沒有特別在意自家教練在嘀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