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候車室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因為少年不同尋常的行為,整個候場室里此時正在議論聲嗡嗡。
只不過當事人余曜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屏幕里,宣唐連也已經做足準備,在入池口擺出預備姿勢。
他微微躬身,在發令員的一聲令下,就沿著池壁沖了下去。
那個跟余曜同款的隊裡定製滑雪服身影滑下去,又衝上來。
第一個出池跳躍,就是一個抓板頭的一周跳躍。
抓板的時機恰到好處,落池的姿勢也足夠精準。
沒有卡刃,也沒有遲疑。
是宣唐連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才能有的最好狀態。
「好!」
葛教練當場就叫了聲好。
當然了,這一聲並沒有被攝影機收錄進來,是余曜通過一閃而過的畫面看到的。
同樣看到的也有宣唐連的粉絲們。
她們激動不已,八爪魚似地瘋狂發彈幕。
【啊啊啊啊,糖蓮子今天叫不緊張】
【葛教都叫好了,他狀態超穩】
【嗚嗚嗚,激動哭了激動哭了,我粉了五年的運動員終於在大賽上支棱起來了】
余曜一開始還看看彈幕,後來發現彈幕實在有點多,就無情地點了右下角的一鍵屏蔽。
屏幕上頓時只剩下那個滑上滑下的青年身影。
也就是此時,余曜才第一次真正了解自家師兄的風格和實力。
宣唐連是典型的蓄力型選手。
他的周數增加得很慢,大約是習慣於用前半段所有的滑行蓄力,換取最後一跳的速度和氣力。
所以前幾個跳躍,都是逐步疊加的周數。
比如第一跳是一周。
第二跳就是兩周。
隨後是兩周半,三周,三周半……
以此類推,等到了最後一跳,也就是第六跳時,應該是一個四周1440。
不過按照U型池比實際圈數增加180°的計數法,這個四周應該叫做1620。
作為經常失誤,也能在國際上排名進前二十的選手,宣師兄的大招,居然只是一個1620麼?
結合著之前訓練場上圍觀一下午的感悟,余曜忽然有一種心底的猜測終於塵埃落定的感覺。
原來現今世界的單板U型池水準,是真的才發展到,洛倫佐僅僅依靠一個穩定四周就能自信自己一定會拿冬奧冠軍的地步。
少年微微抿了下唇,突然就明白了葛教練為什麼煞費苦心地把自己隔絕在主流U型池圈子之外,還刪減資料,不想讓自己知道國際上運動員的真實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