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余曜每每能夠抓住浪的原因。
他在水中的移動速度快,抓浪的效率自然就高。
就像現在一樣。
少年向後看了一眼,雙手交替著前後划水,在感受到板尾被推起的力度之後,快速多劃兩下。
隨即以伏地挺身的姿勢,先邁後腳,再邁前腳,整個人就穩穩噹噹地從衝浪板上站了起來。
他的上半身挺得筆直。
咆哮起伏的碧藍海浪前方就出現了人類的瀟灑背影。
觀眾們瞬間為緊接而來的組合動作而提起一口氣。
余曜也沒有辜負他們的緊張。
在抓住綠浪的當場,就再也沒有回頭。
他的衝浪板直直向前衝去。
在感受到身後浪壁高高捲起,如一堵水牆般從身後巍然聳立時,反而將身體重心後移,一隻手插入浪中減速。
這樣在浪頭即將打下時不退反進的動作,當即就讓內行人明白了——
余曜的第一道浪是鑽管!
觀景台和沙灘一片譁然。
主要大家都是第一次見余曜鑽管。
昨天的浪太糟糕他沒有鑽,今天居然跟羅恩和卡格爾一樣選擇了第一道浪就鑽管。
所以他能鑽得像那兩人一樣的好嗎?
大傢伙都挺好奇的。
主要是鑽管可以說是衝浪高階動作里最負盛名的一個,也是最難掌握的一個。
衝浪者要在海浪如滾筒洗衣機般捲起的瞬間沖入管中,再在海浪破裂前破浪而出,對衝浪者規劃路線,控制速度和時機的要求近乎完美。
一旦失誤,海浪潰散時高高打下的沉重海水就會帶來受傷的風險。
如果是十幾米、幾十米高的巨浪,甚至極可能剎那間奪走一個人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余曜的騰空技巧強。
可那也是建立在大家都聽說過他在單板滑雪領域的赫赫威名之上,說實在的,在看到Air 720時,理當如此的滿足感要隱隱大於驚喜雀躍。
但鑽管可不一樣。
這是獨屬於海浪的浪漫。
在滑板街區和U型池裡都難以找到完全一樣的動作。
所以余曜的管鑽得怎麼樣?
這是眾人在目睹余曜被捲起又垂直落下的巨大水牆吞沒時唯一的念頭。
他們只能看見鼓起的浪峰如山巒般躍起到最高點,跌落入海時凌空綻放出一簇一簇雪白的浪花。
聽見轟隆隆的巨響如雷鳴般震動耳膜。
余曜能夠順利出來嗎?
還是會被海浪吞噬,狼狽如落湯雞般被大海趕出水體?
短短几秒的時間被施加魔法般拉得悠長。
戚本樹的心跳都要嚇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