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話的登山愛好者網友就匆匆屏蔽評論區,打算專心看直播,生怕看到自己再被罵。
但其他網友卻一下沸騰起來。
【遇你】
【解說員居然這麼厲害?】
【我就說聲音耳熟,之前刷k2的各種古早紀錄片裡,解說都出現過】
【小魚居然能請得動遠古大神出山!啊啊啊啊,大神還親切地叫他小余!】
鋪面而來的評論看得班開元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他就是一時情急想替余曜說話,倒是沒想到居然真的有人還記得自己。
「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班開元很能認清自己的身份,也無意跟年輕人搶風頭。
他用自己的猜想替余曜解釋了登山愛好者的疑問。
「小余是一名很優秀的運動員,他並沒有局限於某個項目上,正相反,他很聰明,在我給他講解登山技巧的時候,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並且融會貫通。」
「就比如說攀爬裂隙時的保護,隊員需要間隔8-15米,大於最寬冰裂縫寬度。」
「我和小余說起時,他一下就想到了攀岩里的行進間保護。」
望著屏幕里隨身佩戴雪錐,正用同樣方式,行使不同目的的少年,班開元滿眼驚艷和期待。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很相信,小餘一定能在k2峰上,留下代表華國的新記錄。」
正說著,班開元突然語氣一提。
「看!第一道大裂縫到了!」他對著屏幕里那個長達十餘米,高七八米的裂縫認真解說道,「這樣的裂縫,必須架橋通過。」
【架橋?】
沉寂已久的彈幕飄過數行。
【是我想的那個架橋嗎】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識雪山攀登,好奇不已。
事實上,還真就是大家所想的那個架橋。
余曜跨過大裂縫前的一道小裂縫,從背上取出一把摺疊梯,三兩下,就拼接成了能夠橫跨裂縫的長度。
他把梯子架設在裂縫上,用腳踩了踩。
鬆軟的雪塊瞬間塌陷,從邊緣滑落掉進裂縫。
梯子看上去很削薄。
支撐的雪面又很鬆軟。
屏幕外的觀眾們一下就急了,【這該怎麼辦】
硬著頭皮走過去?
那也太危險了吧!
觀眾們都有點慌,緊緊盯著屏幕,生怕余曜一聲不吭地就直接開莽。
這可不是用力跳就能跳得過去的。
裂縫區遍布裂縫,一個剎車不及,少年就有可能在跳過大裂縫之後摔進不遠處的小裂縫,而且也沒有助跑的空間。
余曜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