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合體時才是一個完整的車組。
說這話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愣是從一個頂尖運動員和一架無人機身上看出了這種長年累月的驚人默契。
他說完就想撤回。
但其他了解拉力賽的觀眾紛紛點讚表示認同。
【我覺得普通的賽車手和領航員都比不上他們】
【真的太默契了,余完全信任無人機,無人機的預警也非常準時和精確】
【一人血書跪求這個操縱員留下,幫助小魚完成接下來的雪山速降】
【+1】
【一定要留下來!比之前那個配合度高多了!】
觀眾們短暫地被無人機吸引走了心神。
一直到少年脫掉手套,突兀地抓住了冰川凝成的峭壁突起,才驚得回神。
【難道——】
最初是因為攀岩關注少年的網友們都激動起來。
他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余曜也確實如他們所猜想的那樣,抓住冰川突起,後撤蓄力,一個跳起,就成功翻過了需要一大段路才能繞過的阻礙。
他沒有用鎂粉。
但溫度低到極致的冰面自帶黏性。
頂多就是在撕開時有點疼。
行雲流水的一系列動作後,余曜慢條斯理地把手套重新帶上,仿佛自己只是習慣而為之。
但觀眾們卻已經看呆了眼。
意識到自己剛剛看到了什麼,就開始在彈幕里歡呼鼓掌。
【用攀岩的方式過冰瀑,真有你的!】
【沒毛病,登山和攀登同出一源,余不過是血脈覺醒】
【這就是身兼多項運動員的魅力嗎,余簡直帥呆了!】
【nonono,身兼多項不是重點,成為不同項目的一流選手才是余的底氣】
觀眾們把這個註定要成為k2登山史上名場面的動作夸出了花。
但余曜確實是因為習慣。
雖然意識有些模糊。
但直上直下的冰層讓他想到了黎明之牆,眼見有更方便的捷徑,就下意識地想要試試。
他的身手現在比腦子都快。
不過還是有點難。
少年下意識地捂了下胸口,不是為了心臟,而是為了已經開始有積液的肺部。
必須儘快結束這一次的登山。
余曜很清楚自己的承受極限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