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則是想留給後來人。
余曜並不小氣,也沒有什麼自己之後,就不該有後來者居上,搶了自己聲名的狹隘思想。
早在黎明之牆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畫出的路線地圖慷慨地發布在自己的公開帳號,也因此聽說冷清許久的黎明之牆終於迎來了新一波摩拳擦掌的挑戰者。
分享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
余曜這次也是打算等自己成功驗證路線後就將地圖公開。
他不知道卡羅爾等人看見地圖出現在直播間的那一刻就激動地想要發瘋,短暫地休息過後,就向著死亡區邊緣的4號營地進發。
鏡頭也適時地切換回了少年身上。
賽森巴斯克路線是一段近乎垂直上下的路段。
觀眾們順著余曜的視線望過去,就只能看見如雪牆般佇立在自己身前的峭壁。
【好高,要不等明天吧】
勸少年休息的言論又一次占據評論區。
但余曜等不了了。
他必須在今天夜晚徹底到來之前抵達4號營地,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明天凌晨三點準時出發。
越早出發,越早登上山頂,越早開始自己的速降滑雪,才能受變幻莫測的天氣影響最小。
更何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多待一天,都是對體能的巨大消耗。
余曜有自己的計劃,很快就在哀嚎彈幕里開始自己的攀爬。
只可惜這一段並不是很順利。
雪山的積雪厚度從上往下遞減,越是山肩,落雪越深,賽森巴斯克路線就是這樣的情況。
少年需要不斷把自己的腿腳從深雪裡拔出來。
更糟糕的是,厚厚的積雪因為白日裡陽光的照耀短暫升溫而融化,又因為太陽的漸漸下山重新凍結變硬。
準確來說是又硬又脆。
【就像是鬆軟蛋糕外面裹了一層巧克力殼】
聽著耳機里一陣陣的咔嚓咔嚓聲,有網友很形象地比喻著。
但並不是每一處薄殼都足夠堅硬。
造成的最大後果就是,余曜完全不能確定自己下一步腳下冰層的厚度。
如果是直接能踏碎的那種還好,頂多就是齊膝深的厚雪一路冰凍整條小腿。
但如果是帶硬不硬的,就有可能在踩緊用力的瞬間,因為腳下塌陷,踉蹌摔倒。
余曜一連摔了幾次,氣喘的聲音不需要放大音量都能被清楚聽見。
【還是明天再來吧】
觀眾們看不下去了,【明天太陽出來,就好了】
祁望霄臉上的笑容變得很淡。
就連通話耳機那頭的資深嚮導路斯塔姆都在用蹩腳的華國話努力勸道,「費力,危險,3號營地就很好。」
但余曜卻知道自己完全禁不住多達一天的長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