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余曜著急下班#的話題沒多久就被大傢伙安排上了熱搜。
所以這會兒up主一開始玩梗,馬上就有人掏出了昨天比賽後網絡上廣泛流傳的賽事截圖。
【有些人,指指點點.jpg,看上去在庫庫拿金牌,實則早就想要下班,少年面無表情射擊.jpg】
【都是打工人,心酸心酸.jpg,小魚怎麼就不能跟我們一樣著急回家吃飯了,少年領獎後拒絕採訪.jpg】
【不!你們根本不懂!明明是為了打下一份工,允悲允悲.jpg,馬術候場中.jpg】
善意的調侃短暫地取代了疑惑。
但很快,這點不理解就在少年抵達浪點後沒多等待就第一個開始抓浪的畫面里重新歸位。
「這麼急,余都不考慮抓浪的質量的嗎?」
坐在J3位置的裁判都疑惑了起來。
他曾經擔任過余曜奪金的那場世錦賽的裁判,還是在頒獎儀式上為少年掛上金牌的特邀嘉賓。
所以私心裡,J3裁判對這位體育界出了名的金牌收割機少年很有好感,也自以為對余曜在衝浪方面的風格和習慣很有些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余曜絕對是一個耐性很足的人。
為了等一個好浪,少年甚至可以一直按兵不動,直到時機到來再一口氣完成動作,斬獲驚艷全場的最高分。
少而精。
這就是他對余曜比賽風格的全部定義。
明明衝浪的比賽規則允許選手們嘗試最多二十五次,再取其中成績最好的兩次平均分作為最終成績。
但余曜往往在五次之內,就已經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最高分。
他的成功率簡直高得驚人。
J3裁判當然也聽說了余曜比賽行程排滿的事情,但還是忍不住地搖著頭自言自語。
「據我所知,余這幾天只有衝浪方面的比賽。就算是真的為了儘可能節省體力,也完全在水上漂著等待,沒必要一上來就抓浪。」
難道他還能預測浪的好壞不成?
J3裁判滿心狐疑地強迫自己看下去。
屏幕內外,觀眾們也都按捺住疑惑,齊刷刷把目光投向少年背後那道正在緩緩隆起的海浪。
大家都有點奇怪。
但……如果主角是余曜的話,好像什麼奇蹟都有可能發生?
眼看著第一道海浪就要聚攏成形。
柔軟的水波眨眼間就要築成一堵龐大的、轟塌時足以砸暈人的碧藍水牆。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摒住那口氣,沒有再開口,也沒發出一點疑惑的聲音,以免自己成為少年又一次收割金牌過程中被打臉的炮灰路人甲。
炮灰路人甲也會在一次又一次被驚艷震撼到之後老實學乖的好不好!
在無數人用默契造就的沙灘寂靜里。
「轟隆隆——」
前推後涌的浪濤轉瞬間就積攢到了極點,從幾層樓高的高度一躍而起,滾滾而下!濺起無數碎玉似的銀白浪花的同時,拉雜摧枯般地轟動整個海平面,似要席捲吞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