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狼末抓到了不少河魚,在岸上一邊甩水,一邊招呼小狗和狼越過來吃飯。
來了來了!
汪白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尾巴歡快地搖晃著,叼起一條魚大快朵頤地進食。
稍微填了點肚子,他就將一頭鯽魚拍成魚糜,餵給紫貂們吃。
鯽魚也叫銀鯽,不僅味道鮮美,還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鯽魚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母貂這種元氣大傷的情況很有益處。
汪白記得大興安嶺的冷水魚被人概括為「三花五羅十八子」,鯽魚就是十八子之一的鯽瓜子,鯽魚的肉質細嫩,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母貂今天的胃口比昨天要好上許多,自己就吃了大半條鯽魚,她似乎也明白要想好得快,就得多進食的道理,對汪白的投餵來者不拒。
汪白很享受投餵紫貂的過程,被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注視著,莫名有一種奇特的成就感。
雖然母貂的傷口恢復狀況不錯,但汪白估計今天還是不能動她,以防傷口再次迸裂。
所以他繼續將守護小動物們的職責交給了狼越,自己和狼末深入森林捕獵——反正狼越也喜歡幼崽,你說對吧狼二?
狼越的表情十分難看,這讓汪白的想法產生了動搖,他再一次看向狼末,狼越真的喜歡幼崽嗎?
狼末肯定地點頭:「他表達高興的表情就是那樣,你習慣就好。」
狼越:「……」
汪白信了,放心將小動物們交給了狼越,自己則跟著狼末進入了森林。
不多時,汪白便看到樹梢上棲息著一隻花尾榛雞,正在悠閒地清理羽毛。
這個高度,狼末有把握將這隻花尾榛雞抓到,以他的彈跳力,足以夠到樹梢,於是他看向汪白,想問他這隻動物能否作為獵物。
汪白遺憾地搖搖頭,花尾榛雞不僅是中國瀕危珍稀動物,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的花尾榛雞幾乎沒人敢動。
它和他們的好鄰居黑嘴松雞一樣,都是松雞科中的一種,它們的形態也極為相似。不同的是,黑嘴松雞羽毛艷麗多彩,而花尾榛雞則要樸素得多。
花尾榛雞體型稍顯肥胖,胸前的腹羽呈密集的斑點狀,背羽棕色和栗色相間,花紋呈現出月牙狀。
它們是一種喜歡小群活動的鳥類,在覓食的時候會各自分散,可見這隻花尾榛雞正處於覓食中。
汪白戀戀不捨地望著它,據說花尾榛雞的味道極好,甚至被一度稱為龍肉,而它也得到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飛龍鳥」。
俗話說得好,「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龍肉指的就是花尾榛雞的肉。
它還一度被端上皇帝的餐桌,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歲貢鳥,其美味可見一斑。
可惜汪白沒法吃到它的肉了。
看得見,吃不著,這對於一個吃貨的打擊也太大了!
狼末見不得小狗不開心,他才不管這隻雞能不能吃,只要小狗想吃,他就一定給小狗抓來。
只見狼末陡然提速助跑,一轉眼的工夫就衝到了大樹底下,而後他高高躍起,後腿猛然一瞪,在樹幹上留下了兩道深深的痕跡。
在汪白吃驚的目光中,狼末飛身而起,竟然真的夠到了離地至少三米高的樹梢!
花尾榛雞駭然,連忙張開雙翼試圖逃跑。
奈何飛行技術不過關,沒等飛起來就被狼末咬住了翅膀,被狼末扯著掉了下來。
「狼末!」
汪白連忙出聲,他怕再這樣下去,這隻花尾榛雞就要死在狼末的獠牙之下了。
這可是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花尾榛雞種群數量已經不多了,在大興安嶺地區的密度只有每公頃0.08-0.22隻,小興安嶺也只有每公頃0.1-0.17隻。
其實在古代,雖然花尾榛雞的名頭響亮,還享有歲貢鳥的盛譽,但它的數量其實一直十分穩定。
直到後來,由於森林的過度砍伐和過度狩獵,它的數量才開始銳減,直到現在成為了瀕危物種之一。
花尾榛雞被過度狩獵的原因,不僅僅因為它是難得的山珍海味,還因為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它的**有滋腎壯陽的功效。
這使得眾多富人,尤其是男人對其趨之若鶩,大大推動了花尾榛雞的經濟鏈,偷獵者們靠著花尾榛雞大賺一筆,只留下了瀕臨滅絕的花尾榛雞族群。
汪白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叼著花尾榛雞向他走來的狼末,儘管他知道這不能怪狼哥,狼哥也不知道花尾榛雞心酸的過往。
但他看著奄奄一息的花尾榛雞,忍不住嘆了口氣。
造孽啊!
狼末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捕獵了小狗喜歡的花尾榛雞,小狗卻還是不開心,甚至還有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