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珠轉過臉,循聲望去。
是在首都見過的老同志,記得他姓楊,不清楚他官居何職,章振興沒做詳細介紹。
老同志走到陸明珠的面前,掃了趙紅霞一眼,一句話都沒說她,只對陸明珠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聽振興同志說你回去了,我以為你是回香江,沒想到你在上海,早知如此,我就該先請你吃飯,感謝你對青山縣的幫助。」
「感謝就不必了,是我們應該做的。」陸明珠馬上變身乖巧女孩,笑盈盈地說:「乾爹上了年紀,我來上海看看他老人家,順便給家人帶點禮物,沒敢打擾您。」
最重要的是,她和這位老同志幾乎沒來往。
「對,沒錯,王興財同志是你乾爹。」老同志想起這事,「王興財同志是不是辭職了?」
王興財笑道:「快七十歲了,這疼那疼,落下了胃痛的毛病,實在干不動了,家人都在香江,我就打算和明珠一起過去,治治這把老骨頭。」
他是以年邁多病的名義辭職,順便以治病的名義離境。
幸好他還算有點能耐,在這邊境關卡日漸嚴厲的時候仍能拿到通行證。
老同志聞言頷首,「我以為你還能再干幾年。」
「您老當益壯您肯定行,我不行。」王興財歷經世事,人老成精,很懂得放低姿態,「好在這個乾女兒非要給我養老,晚年是不用愁。」
「明珠是好孩子。」老同志道。
旁邊的李同志忙點頭:「您說得對極了,最近對咱們得外匯做出卓越貢獻,靠友誼商店一個季度都賺不到幾十萬美金,她一個人就消費了幾十萬。聽說陸同志家和首都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合作愉快,不知上海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是否有幸參與到其中?」
這才是他請陸明珠的主要目的。
外匯很重要,必須賺,而且是越多越好。
有了外匯,各方面的工作都好進行。
上海有過半僑匯企業屬於私人所有,現在仍是,所以他們更要多賺外匯。
陸明珠聞言一笑,「不知出口的是什麼工藝品?」
「珠寶首飾、絲綢刺繡、玉雕木塑以及乾隆以後的瓷器字畫等均屬工藝品範圍。」李同志解釋得非常詳細,「除此以外,我們也有其他工業品,上海輕工業發達當屬全國第一,只要有你看得上的,都能出口。」
陸明珠脫口而出:「南英雄北金星。」
李同志撫掌一笑:「沒錯,原本都是我們上海的鋼筆,只是金星遷到了首都,質量絕對不差,每年的銷量都很高。」
陸明珠知道,「等我回去和我侄子商量後再做決定,之前的合作一直是由他負責。」
李同志心中一寬,「陸慎同志嗎?好,我們等您的消息。」
「我回到香江後會儘快給你們答覆。」陸明珠認為合作的可能性很大,旅居海外的華人有數千萬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喜歡自己國家的工藝品,之前合作愉快就是工藝品賣得非常火爆,不少外國人也喜歡,更喜歡物美價廉的工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