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翰林看完韓時遇的文章,只覺得淋漓盡致,不由得拍案叫好,對韓時遇說:「以你這文章的水平,如無意外,定能高中。」
這水平,湯翰林覺得中個會元都不過分。
但這也只是他一人之見而已,所以他沒提這茬。
至於不中的機率,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這人能不能高中,除了實力之外,還須得有運氣。
實力和運氣二者,缺一不可。
韓時遇考得好,張青元則是要比他差多了,湯翰林覺得他的文章若是要高中很是勉強,因而只說他若是運氣好,也有高中的可能。
張青元又不蠢,哪裡不明白他話里的意思,瞬間覺得難受極了。
韓時遇寬慰他:「尚未放榜,一切皆有可能。」
張青元搖頭苦笑:「我自己的水平我自己清楚,確實是火候未到。罷了,三年後再考便是。」
多少人從二十多歲考到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才考上?
他自然是不想這樣的,但若命運果真如此,也只能接受。
張青元強行振奮精神:「倒是常賢兄,寫得如此好文章,此番定然高中,屆時可要請客。」
韓時遇也多了幾分振奮:「可。」
因覺高中無望,張青元一下子放飛自我,接下來一段時間整日出去應酬,結交天下英才,韓時遇因為還要準備殿試,是以依舊每日讀書。
讀書不知時日長,滴蠟到天明。
轉眼間就到了四月十五日,正是會試放榜的日子。
按照大魏朝的規定,會試放榜應在四月十五日前。
若當年考生人數少,則提前放榜,最遲是四月十五日。
今年會試考生眾多,放榜的日子便拖延到了四月十五日。
榜單張掛在禮部衙門前,三天後由禮部收繳存檔。=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