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殺人,看似隨意,其實都是有跡可循。據我所知,其中有個被殺的縣令,是因為縣裡收稅的時候,縣裡的衙役為了收受賄賂,收稅的時候踹糧斗,說糧食沒曬乾,讓百姓多交些損耗都是輕的。縣令沒親自幹這些事,但他縱容包庇下屬,所以他被殺了……有個被滅門的大族,是因為他家裡的小郎君嫉賢妒能,虐殺了好幾個寒門子弟……」
一個大集體裡,不可能人人都是壞種,人人都犯錯。但有一個人犯了大錯,其他人都得跟著遭殃。
既然是一榮俱榮,那一損也是具損。這個道理,身為族長的大伯,心裡自然清楚。
收到夏文君送來的信之後,大伯夏雲華立刻就回信,讓夏文君和他大兒子先召集眾人開祠堂,給大家重申族規,然後把那幾個翻了錯的族人拎出來,點名批評,下次再犯,直接除族。
不提前預告一下,一出手就是把人除族,太突然了。夏雲華這個族長,還是做不到這麼狠。
「大伯還是心太軟了。」夏文君忍不住吐槽。後世她所在的時代,宗族力量已經基本瓦解,大多都是自己拼搏的獨行俠。
如今的家族,枝繁葉茂,大家都習慣了互相依靠。不像夏文君這麼獨。
知道夏文君不滿意這個結果,夏雲林小聲安慰,「有家族依靠,和沒有家族依靠,日子可是天差地別。而且被除族的人,名聲算是壞完了,別人都不敢跟他們交往。都是一個祖宗的,還是得給他們留點餘地。他們也罪不至死啊。」
被除族,不會真讓人死,但會讓人在當地社會性死亡。
拿除族做威脅,在夏雲林看來,這威懾力也夠夠的了。
「六娘啊,你大伯雖把這件事交給了你跟大郎,但得罪人的事,還是讓大郎去辦的好,大郎是未來的族長,這是他該幹的事,你背後出出主意就是了,少插手。」
在夏雲林看來,能力是能力,身份是身份。他大哥才是族長,收拾族人的事,只有族長做起來才名正言順。就算他成了宰相,能處理天下大事,族裡的事,也不能越過他大哥。
知道夏雲林對大伯這個族長很尊重,夏文君也沒挑事兒,老實的說道:「爹你放心吧。我心裡有數的。」
她不出頭,但她可以給大哥哥出餿主意啊。她說的話,在他們這一代兄弟姐妹中,還是很有份量的。
為了開祠堂這事兒,夏文君提前跑回了平安郡,跟夏大郎商議起了處罰的方式。
「光是口頭警告哪夠啊。至少得掃兩個月的大街,或者在公共的水井旁,幫族人打水……罰得所有人都能看到,也算是用這些壞蟲給夏家立口碑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