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的父母沒有答應。
人到晚年,錢財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然後幾個月後,遠在海上的吳伯卻接到消息,家裡的茶樓被一把火燒光,他的父母雖然撿回了兩條命,但卻因為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受到了嚴重的腦損傷,苟延殘喘了幾星期後相繼去世。等到吳伯趕回永興島,他見到的除了父母的骨灰盒,還有茶樓原址隆隆運作著的起重機。
遭遇了這樣的變故,吳伯自然想討回公道,但卻被告知火災只是意外,而他的父母早已在那之前就把茶樓無償轉讓給了富商。
「這怎麼可能!」游嘉茵忍不住插嘴。
「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那個外地老闆手裡真的有簽過字的合同。」
「那為什麼後來酒店沒開?」
「因為老闆出事死了。」外婆說:「他兒子覺得不吉利,就沒有造下去,留下了一幢爛尾樓。」
那起事故發生在南島林場,富商春風得意,約上朋友和嚮導去林場打獵,中途卻被不知從哪來的一發子彈擊中後腦勺,當場一命嗚呼。
游嘉茵看著外婆欲言又止。她想到了什麼,但卻不敢說。
外婆看穿了她的心思:「島上很多人都猜是阿聰乾的,後來警察確實查過他,但沒找到證據,又不想為難自己人,最後就這麼不了了之了。這種事只能說是報應。但阿聰一直很內疚,老是說他要是當初沒有離開永興島就好了。」
外婆還說,吳伯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親眼看到那幢樓倒掉。
游嘉茵大概理解了吳伯不想再離開永興島的原因,卻依然不明白為什麼吳天佑會被竺星和其他女生們評價為「走都走不掉」。
難道是吳伯逼他的?
不可能吧。光是這麼想都讓她覺得離譜。
退一步想,即使吳伯真的想留一個兒子在身邊,為什麼留下的必須是吳天佑?
為什麼只有吳天翔能肆無忌憚地把離開永興島掛在嘴邊?
她越想越覺得不公平。
「你看到那邊的石頭了嗎?」吳天佑忽然朝另一個方向望去,對游嘉茵說:「那就是我爸前兩天跟你提到過的落霞岩。本來我們是打算在渡海儀式結束後把船開去那裡看煙火的。」
所謂的落霞岩比起石頭更像一座小山,佇立在離陸地兩公里遠的地方,孤零零地凸出海面。
「那附近的沙子比別的地方高,退潮的時候可以從岸邊一路走到落霞岩,我們小時候經常去那裡撿貝殼。」吳天佑接著說。
「為什麼叫落霞岩?因為那裡的晚霞很好看嗎?」
「當然不是。」吳天翔插嘴:「滄南以前有個名字裡帶『霞』的有錢人家小姐,瞞著家裡跟一個僕人在一起了,兩個人每天只能悄悄去那裡見面。後來打仗徵兵,那僕人也跟著軍隊出海,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小姐以為他肯定死了,傷心地從那塊石頭上跳下來,所以那裡就變成了落霞岩。」
「……」沒想到居然是個那麼沉重的故事。
「你不問我那個僕人後來怎麼了嗎?」吳天翔奇怪地看著游嘉茵。
游嘉茵想了一下,大膽猜測:「多半是在別的地方娶妻生子特別幸福地過了一輩子。」
「不,他是真的死了,乘的船被炸翻,屍體也沒找到。」
「……」
「這種故事裡兩個人都死了才合理。」吳天佑幽幽地說:「留一個人活著太殘忍了。」
這句話的意思,很久以後游嘉茵才終於明白。
作者有話說:
又是一個flag
第20章
傍晚時分, 遠方傳來悠揚的鐘聲。
「是海公廟裡的和尚在敲鐘。」吳天佑說:「今天的巡遊結束了,現在神轎會慢慢往海灘的方向走。但渡海儀式要等太陽完全下山才會開始,我們不用急著下去。」
白晝逐漸接近尾聲, 日光變得溫柔, 滄南街頭的人潮也比之前更加洶湧。
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加入到了表演行列。他們戴上面具,耍起各式各樣的道具械器,在熱鬧的鞭炮聲中跳著舞步穿梭在大街小巷, 所到之處留下滿地亮閃閃的彩紙, 以及圍觀人群的大聲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