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他人對待陶器的態度讓白朔意識到一件事,既然這邊有陶器的存在,還已經有了定價,那是不是就代表,可以用陶器去換鹽和其他物資?
對所有人來說,鹽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資,然而哪怕是白巡白允這對在部落里數一數二的伴侶,換回來的鹽也只夠一家人吃,整個部落有一半人還需要靠著獵物的血補充鹽分。
想到這裡,白朔算了算集市的時間,這邊每年都有兩次集市,一次在生長季第三個月結束時,一次在旱季一個月後。
也就是說,還有一個半月,就是下個集市。
制坯、晾曬、上釉、燒制,如果是自然晾乾,一套流程下來大概需要十幾天,可以每隔一兩天製作一批陶坯,燒制的話大概需要再蓋幾個陶窯,白朔在心裡盤算。
不過就算陶器可以換取物資,一次也不能拿出去太多,懷璧其罪的道理白朔還是知道的,他們部落不是大部落,太招搖會給部落帶來危險。好在附近只有他們一個部落,日常用的多一些沒事。
心裡盤算著,白朔拿了個蒲葦編的小筐,將水裡漂浮的雜質撈出來扔掉,然後用兩個柳筐蓋住土坑,以防幼崽們掉進去。
晚上,採摘隊和狩獵隊回來吃完飯,第一件事是給白朔幫忙。
成年羽族力氣大,白朔毫不客氣地徵用了幾個,讓他們幫忙摔打土料,其他人還是在編工具,和白朔的想法差不多,大家覺得用不完的編織工具可以拿到集市上換東西。
以前晚上吃完飯,大家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打架的打架,從白朔變成人形後,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事情做。雖然工作多了,但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卻比以前多了,一想到這些東西在集市上能換到多少東西,再想想今年生長季結束後可以收穫更多的紅根果,大家就忍不住高興。
心情高興,干起活更是不遺餘力,一時間,河邊都是摔打泥巴的聲音。
反覆摔打的泥料準備好,白朔開始教大家製作陶坯,這份工作就不止需要力氣大了,還需要耐心和細心,白朔選了編工具整齊的幾個人。
白巡想幫忙,被白朔無情拒絕了,他了解自己的阿父,如果讓對方幫忙,這一批在晾曬過程中估計就能裂開一半。
當然,這種不利於父子感情的話是不能說出來的,白朔道:「阿父,你去帶著首領去挖土,就是上次挖的那兩種。」
果然,聽到幼崽要求的白巡也不在意為什麼不讓自己幫忙捏泥巴了,拿著鋤頭和背簍準備挖土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