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沒有其他的事可以干,依舊是日常去永安府上工,十日一休。閒時,帶賀蘭君、鶯兒、曉月幾個人遊覽京城景色。
但其實也沒出去幾次,進入十一月之後,天就驟然冷了下來。
北風呼呼地刮著,外面枝幹上的樹葉都被吹禿了,街上光禿禿的,也沒有什麼好看。
漸漸地,連最愛熱鬧的鶯兒也懶得上街,幾人窩在家中,倒暖和。
前些日子,蘇姨媽又接到了一封信,從安寧縣寄過來的。
原來等家裡的夥計回來了,二老才知道,女兒竟然直接留在了京城。
這一看,就是要在京城等著韓昭一塊回來,是指定回不來過年了。
賀老爺和蘇夫人又氣又無奈,蘇夫人也只好修書一封給妹妹,托妹妹照顧賀蘭君。
蘇姨媽看完信,心裡暗道,外甥女千里追夫,膽子也忒大了。
又想著,果然是個主意大的,怪不得能把生意做好,畏手畏腳的可不是做生意的料。
現下賀蘭君放在店裡寄賣的繡件賣得都極好,供不應求。
她合計著,若是若是外甥女在京城開個店,指定生意紅火呀。
開店這事,蘇姨媽也和賀蘭君商量過。
只是天太冷,賀蘭君初來京城,倒有些不適應。況且開店要籌謀的事情太多了,要尋個位置合適的鋪子,置辦門頭,店裡裝飾,甚至還得再招一些繡娘,如此種種,恐至少得幾個月。
再來,安寧縣那邊的店鋪也得看顧,賀蘭君想著等來年春天開春了,再謀劃或許更合適。
她來京城,最主要是看著韓昭平平安安,能讓她安心,不再做噩夢。
等韓昭忙完給公主的壽宴,元宵節過了,不管她能不能見到皇帝,大概就都結束了。
那時,她再安心謀劃自己的事兒也不遲。
蘇姨媽把信看完又給了賀蘭君。賀蘭君自知自己做的也有不恰當之處,好言好語地央求姨媽替自己說些好話,又修書一封,給父母道歉,又勸慰一番,讓姨媽帶著一塊寄回安寧縣。
賀蘭君也收到了莫掌柜寄過來的信,莫掌柜在信里說,讓她放心,店裡的一切都井井有條。
新招的幾個繡娘也都上手了,店裡的繡娘們繡得越發熟練了,產量也比先前要增多。
她需要的繡件也已托商隊帶過去了,估摸著年前應當能到。如果要在京城開店,考慮到要增加人手的事情,還得等她回來之後再做定奪。
莫掌柜還在信中說了另外一件小事兒。
李家小姐李智前幾日從外地回來了,提了一包裹的書,來店裡說是給她的,莫掌柜說她不在,去京城了。
李智似乎不高興了,又提著包裹,氣沖沖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