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姐妹誠實的說:「白木鎮的商人很喜歡蹦蹦獸皮呢,每一張皮都能賺五個星幣,可是我們一個月也只能剝掉五十張皮……情況不好的時候就只有三四十張了,去掉房租,也就沒有多少了呀。」
蹦蹦獸的皮她們送去白木鎮,肉就拿一些去換鹽,換布,換一切她們需要的東西,這樣算下來,她們也沒有什麼糧。
蹦蹦大姐小白說:「蹦蹦獸雖然在草原上到處都是,可是卻不好抓呢。白木鎮的商人卻只要完好的皮毛,如果有破損的,即使只是大拇指那麼大小的那麼一小塊,人家也不要了。」
可是這些蹦蹦獸都是他們獵來的,打獵的時候哪有那麼多講究?還不是怎麼順手怎麼抓。蹦蹦獸掙扎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毛皮戳壞了。
巴爾師父說:「這樣很辛苦呢,我那幾個笨蛋徒弟最近開始養嘎嘎鳥了,聽說是幼崽園的牧老師教他們的。牧老師是有文化的人,也許他也知道該怎麼養蹦蹦獸,要不你們還是去找牧老師問問吧!」
——養蹦蹦獸!
蹦蹦五姐妹互相對望,發現這是個很新鮮的說法誒!
去野外捕獵,是看天吃飯,天氣差的時候蹦蹦獸就不愛出來,都縮在它們的洞穴里。春天母蹦蹦要帶幼崽,皮毛不光滑,幼崽也太小,即使剝了皮也賣不掉。如果這一年乾旱或澇災,蹦蹦也受到影響,餓得又瘦又小的,她們的「工作」也就沒了。
如果能養上幾隻——甚至是十幾隻蹦蹦獸,想什麼時候剝皮,就什麼時候剝皮,那就好啦!
巴爾一看她們這樣子,就知道一定是動心了,他就也放心的走了。他那三個蠢笨的徒弟,一丁點實力都沒有,卻被小牧說動養了嘎嘎鳥——目前看來還成功了!
——這只是第一步。
巴爾很明白,人的心是會變的。水獺三兄弟住在河邊,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河邊這地方不好,春夏天蟲子多,秋冬天又特別濕冷,而且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就會澇,要是讓不會游泳的人住在河邊,可能一場夜雨就沒命了。
所以那時候雖然水獺三兄弟是外人,但也沒有人討厭他們,大家都同情他們。
可是現在他們跟著自己學習手藝,日子已經越過越好了。他們養的野嘎嘎鳥是在河邊抓的,這說明河邊是個好地方啊!這樣就會有人羨慕他們了。
巴爾並不是一直生活在瑞爾鎮的,他去過好幾個地方,見過很多不同的人,有的人發現別人過得好,只會羨慕。可是有的人發現別人過得好,就會恨對方,然後去害人,好像人家過差了,自己就是過好了。
所以要怎麼辦呢?他想來想去,自己是不可能一直保護這三個蠢徒弟的,所以不如讓鎮子裡再多幾家養牲畜的人家,那水獺三兄弟不就不顯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