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老師想了想,覺得阿維畢竟是專業的,那他這個院長自然也要「用人不疑」,就沒有阻撓對方的教學。
現在阿維也會代文化課,他也不像一開始那麼「沉默寡言」,會講不少小故事。一開始當然是乾巴巴的,對著幼崽們更不知道該怎麼講。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當年覺得不管是演講還是辯論都是耍嘴皮子功夫,沒有實際用處,人還是應當少說多做。
阿維下了文化課就委屈地說:「我怎麼知道,自己有一天會當老師呢?」
牧遙笑得停不下來,他都能想象得到,阿維少年時一定也是個很驕傲很固執的人,他得出結論的時候,一定也自覺自己又優秀又聰明。可惜就沒想到啊,命運把他一棍子打到巴巴里安來了!
阿維眼巴巴地瞅著牧老師:「我要練口才……那我就先給小遙一個人講故事好不好?如果在小遙這類能過關的話,給幼崽們上課就更有信心了。」
牧遙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但是白天他們很難找到獨處時間呢,阿維就說還有晚上啊,晚上最適合講故事了,他知道很多故事,想把它們講給小遙聽,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講,希望講的不好的話小遙不要生氣啊。
牧遙……努力忽視阿維老師已經很少稱呼他牧老師的事實。不過後來,他發現他還挺喜歡聽阿維科普這些事情的,主要是他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他們就好像不在巴巴里安。他們會在夜晚,涼風習習的星辰下面,一邊看著月亮一邊聊天,這時候就會有種他們不在任何一個星球上的感覺。
……每當那時,牧遙就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他很小的時候就有記憶了,兩三歲的,四五歲的發生的事他都大概記得一些。夏天的晚上蚊蟲很多,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咬他,老院長給每個孩子都噴上滿滿的花露水,弄得大家都打噴嚏了。他們在兩棵樹中間綁上吊床,一個一個坐上去。
然後老院長就開始講故事了,他到現在還記得呢,那個故事裡有兄弟三人,老大和老二都很聰明,老三是個傻子。可是最後好心腸的老三取了員外郎的女兒,壞心腸的老大老二被老虎和狼吃掉了。
老大和老二一開始嫌棄老三是傻子,就想騙老三離開他們,不要拖累他們,他們就對老三說:「咱們的乾糧都吃完啦,你再跟著我們走也要餓肚子了,咱們還是分開吧。」老三就說:「好不啦。」
當時牧遙覺得老院長說得「好不啦」挺好玩的,他們那裡的人都不這樣說話。直到他上大學的時候,有上海和寧波的同學也會這樣說,他就在想,這個「好不啦」會不會是當地的方言呢?
老院長是不是也是那些同學們的同鄉呢?
她是從哪兒來的?她會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這個故事嗎?她把這個故事講給過很多人嗎?
真奇怪,小時候從來不會思考這種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