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在難民營的垃圾場裡翻找著,按說以他的身份,是怎麼都不需要在這地方扒垃圾為生的,可是難民營的垃圾山里常常會有各種寶物,別說他了,有不少退下來的正經海盜都會來「淘金」呢。
之前就有人在這裡撿到了一個收音機,然後賺了好幾十星幣呢!
不過他翻垃圾的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或者說,賺到的錢只是副產品,他在這裡找的其實是各種可能隱藏其中的線索。
這片垃圾山不大,裡面又沒有食品垃圾,只有些報紙書信之類的,所以來翻的人也很少。其實,劉威作為一個成熟的「情報販子」,他獲取情報的方式主要有良種,第一種就是通過線人,直接傳到劉威手裡;第二種則是他主動出擊,在一大堆旁人看不出有什麼問題的紙質垃圾中,翻找出具有價值的信息。
薩克島的管理是標準的上緊下松,就連劉威也只知道薩克島的一把手似乎是個坐輪椅的青年,很神秘的樣子,這個青年擁有著黑金區最森嚴的一片土地,他以鐵血手腕管制他的地盤,至於其他的地方……劉威能感覺到,青年在整個薩克島布了一張大大的網,對方應該是很多壞事的幕後黑手。
可惜的是,網終究是有漏洞的,而薩克島並不是一家公司,不同的海盜團、店鋪也不是一家公司里的不同部門,A海盜團想要封鎖的機密,可能會被B海盜團旗下的「報社」大肆宣揚,劉威從中還是能獲得很多信息的。
然而這樣做唯一的問題就是,劉威翻找到報紙雜誌良莠不齊,有些甚至就是譁眾取寵的桃色新聞,所以他沒麼想要得到什麼線索,都如同大海撈針一樣要找半天才行。
甚至於最初,劉威完全不了解薩克島內部門門道道的時候,他完全搞不明白這些意有所指的信息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呢!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可以說他對薩克島的理解可能不遜於任何一個五十年盜齡的老海盜了!現在看到一條《震驚!本季度XX海盜團共計裁員100人,創下薩克島裁員紀錄》的新聞,他都能根據對這家海盜團的了解,分析出這家海盜團到底是養不起人了,還是他們為了轉型裁撤低端人員了,又或者是這家海盜團起了內訌,裁員其實是一種清算黨羽的行為。
只要沒事干,他就會來這裡翻找垃圾。
因為,他有時候也會找到一些不重要的小道消息,比如說他曾經從一張標題為「震驚!青雀海盜團的團長和小姨子跑了!」的碎報紙,和另一張整個板面都是「無頭女-屍死狀悽慘」的報紙上得出了這個青雀海盜團的團長其實並不是和小姨子私奔,而很有可能是把出身大牌海盜團的小姨子綁架走,之後撕票了的結論。
他每每把這種消息賣掉,都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感謝金。
當然也有人找劉威報復,可他又不是只會耍嘴皮子的弱雞,報復他的人基本上都埋在難民營不知名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