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弦的爸媽都是從原生家庭逃出去的,虞弦媽媽那邊是一家子螞蝗,恨不得叮在他媽媽的身上吸乾她的每一滴血。虞弦的爸爸這邊呢,則是從沒有感受到過半分家人的愛,前半生一直在吃苦。
虞弦的爺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們雖然對他……沒那麼好,到底供養他讀書了不是?要是沒有我們,他能有那些出息嗎?能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過好日子嗎?」
他們喋喋不休,數落著虞弦爸爸的不是。虞弦看著他們,生出一種,這整件事,或者他們這些人都很好笑的感覺。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怎麼愛孩子,孩子就怎麼愛他們。
沒有付出,卻想要回報,天底下沒有這樣的事。
不過他什麼都沒說,安靜地聽著他們哭訴自己有多麼無辜,對虞弦的爸爸又是多麼的失望。
「還好你回來了。」說著說著,他們話鋒一轉,笑道:「我們聽你小叔說,你很懂事,也很有出息。」
最重要的是,年紀輕輕,就賺到了很多錢。他們對虞弦很滿意,甚至越看越滿意。
即使虞弦這個人很冷情,從來不回應他們的示好,對周圍的一切都表現出很明顯的疏離。
他沒有把這座房子當成自己的家,搬進來時只帶著很少的行李。他把這裡當作暫時的住所,隨時都可以提上東西離開。
虞弦的叔叔沒有孩子,他曾和虞弦直言過,「等我死了,我的東西也全是你的。你不能太恨我,不然到時候情緒上頭,把我的家產全都捐掉怎麼辦。」
他說,打拼了半輩子的家業,不能全捐掉,也不想落到外人手裡。
虞弦不置可否。
他對那些家產絲毫不感興趣,因為他現在什麼都不缺了。他大學還沒有畢業,衛星研究所卻提出,願意破格招收他,讓他在研究所掛名,等他畢業了直接進研究所工作。
多數人大半生才能走完的路,虞弦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走完了。
大家總喜歡用「天才」來形容他,仿佛有了這兩個字,他前十八年遭受過的所有苦難、背後的艱辛全都可以煙消雲散。
他們用天才來讚美他,等於否定了他的苦難。
他們說他繼承了父親的聰明頭腦,全然不提他挑燈夜讀的每一個夜晚。
虞弦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自他懂事起,他得到的東西很少,付出卻很多。
對外,他從來是成績優異的模範生,禮貌懂事,是「別人家的孩子」,是無數家長教育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