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那句「我想你了」,不僅是謝子和想對她說的,也是我想對她說的,是我借謝子和對她說的:我想她了。
現在全文完結,應如是的世界將完全定型,她永遠都會是我心裡的一片燦爛。
(以下的碎碎念可能會有點上下文不接,隨心看就好)
……
寫完她戰死的那一天,我自己進入了一個空白期,我有些……不知所措,做什麼事都做不進去,寫故事一年,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突然結束了,我也有些無所適從。後來我告訴自己,還沒寫完呢!你得回來繼續寫,你要寫謝子和找到她,要寫方落寒在人間碰到應如是,要寫她的無悔,要寫她的釋然。
但說實話,我也沒想到番外一居然會有萬字。/唉,這本書我本來預計的是三十萬字,不小心超的有點多了,可是不寫細一點我心裡又不舒服。總歸,我寫完了。哈哈/
……
寫這本書之初,我最想突出的就是應如是這個人物。所以一開始,所有的配角人物設定都是服務於主角的。
易清月,她的出現靈感來源於蘇軾的《赤壁賦》,因為之前我聽說過《赤壁賦》的另一種解讀,就是這篇文章不是蘇軾與友人對答,而是他與他自己的心靈交流,自問自答,自我寬慰。所以最開始易清月身上是有應如是的影子的,我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物去解讀應如是,去理解應如是,去引導應如是去訴說她內心的想法,從而去展現這個人物。
應如是這個名字本就帶有象徵意義,易清月也是,一輪清月,是應如是心中的一輪清月,是她這麼多年依舊保留的真誠。
人物寫到後面都會長出自己的血肉,易清月會有自己的小脾氣,時不時就會表現出來(但我修文的時候刪了一些,因為我覺得,她有脾氣但是她不能隨便發脾氣)。
謝子和的話,說起這個角色,其實最開始我只是想要一個醫官而已。寫著寫著他的名字就叫成了謝子和,寫著寫著他就漸漸看著應如是,理解她,尊重她,甚至喜歡上她。我一開始也沒想到謝子和會是神修苑紅楓林下被圍毆的少年,沒想到他會如此努力地去追上應如是的腳步,更沒想到他的愛意如此深沉。
他們在我的掌控之外,更像是我的朋友。
戚陌離,其實他作為主要角色來說,我覺得我對他的準備還是不充分的,我只賦予了他性格,卻沒賦予他過去,這樣會導致人物缺少靈魂,可能修文了以後會好一點。他的過去我甚至是在寫他篡位之前才大致想出來的,唉,我對不起他。
方落寒,這個人物,主要是起到一個活躍氛圍的作用。我還挺喜歡他的,人來瘋,純純e人,還喜歡矯揉造作,但做事的時候毫不含糊,點讚。應如是和他相處的時候,毒舌,挖苦,卻又不失輕鬆,兄妹之間的相處模式,哈哈哈,能把自己寫笑。
就角色來說,戚陌離是官配,那是應如是心裡有好感的人,但謝子和是我的私心。我不知道作為作者偏心於角色是不是好事,他出鏡雖少,可我每次一看到他,就想把他的出現儘量寫的完美。
我一直都在警告自己,謝子和還是弟弟,不要老是撩他,他會臉紅的,可我又忍不住手賤。手賤就手賤吧,反正寫完之後我看著挺高興。所以我後來選擇謝子和去接應如是回家,但其實也必然是他,因為只有他可以放下所有,放下一切,去山河之間追尋點點生機,他就是為她而來的。(關於謝子和的背景設定吧,其實我之前也有想過,他家是人魔交界處收拾戰場的,就是戰後撿點兒兵器收點破爛賣賣錢的那種,偶爾也收拾屍體,但我並沒有寫,因為,不需要)
……
才開始的應如是會有一點莽撞,戾氣,但是修身養性,把身上那股浮躁壓下去,破曉寒才能越來越精細,越來越高明。其實應如是在我心裡的模樣大多是下卷的樣子,寫上卷的時候我要自己帶點傻氣,因為不需要算計,寫中卷的時候我需要壓抑,因為是真的難受,下卷的時候即使有壓力,但也能以一個放鬆的心態去寫,因為應如是的心態很放鬆。人物的改變真的很影響作者心境。
……
寫的時候和想的時候完全是兩碼事,很多事情都在我的掌控之外。若說我寫出來的戚陌離是十分,那麼我構想的時候,這個人物就只有三分。甚至黃盛澤只是一個臨時出場的人物,可我就是為他寫了結局……很神奇。(感謝相遇吧,這一年寫作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