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槐不後悔自己的安排,只是懊惱沒有想周全,看到技能時就該留下餘地的。
他取出黃紙:「護身符一定要帶好,多帶幾個,遇到危險能躲就躲,別往前湊。」
秦寧:「多了。」
封槐塞到他懷裡:「六天後見。」
留下秦寧抱著一堆壘起來到他腦袋的黃紙瞪眼。
·
有了明確的時間,秦寧終於可以踏出莊子。
他帶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叫來趙* 二福和兩個小廝,驅車直奔城中。
「少爺,咱們不回侯府?」趙二福一時摸不著頭腦。
他本以為二少爺今日是要回侯府一趟,哪知道只讓他架著馬車四處溜達,還叫他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
秦寧沒有多說什麼,只叫他按照路線繼續走。
紅包收取物品的時候持有者必須身體觸碰到才行,但拿取物品時卻可以指定一處地方放置,興許是為了避免太重拿不住或是怕把人砸到,不管怎麼說,這個指定功能給了秦寧很大的方便。
雖然指定的位置不能離人太遠,但悄無聲息丟下一包黃紙還是足夠的。
馬車往前行,所以趙二福看不到他們走過的道路邊角突然出現一沓又一沓黃紙。
因為秦寧故意沒有避人,甚至有人親眼看著黃紙憑空出現,瞬間嚇了個半死。
風一吹,黃紙四散。
等趙二福駕車折返出城,就看到路兩邊到處吵吵嚷嚷。
他好奇朝邊上問了一嗓子,有人過來塞了張黃紙給他,趙二福是認字的,打開一看吃了一驚。
四月初六,異屍現世,觸之必死。
第二十七章
「少爺, 這……」
趙二福大驚失色,卻不是為其中的內容驚,而是為竟然有人敢青天白日在京城裡散播讖言。
當朝皇帝還是太子時被人誣陷過行巫蠱事, 差點被廢了太子位, 所以對這類事十分忌諱,先皇后就是因為找相師為三皇子批命才被皇帝厭惡的, 自那之後京城裡的勛貴無不緊跟風向, 雖然依舊拜佛問道, 卻不敢沾染什麼魘鎮通靈之事。
所以之前秦寧說他修道只說煉藥不提別的,後來學會了畫符, 也只拿出寺廟道觀都有的護身符出來忽悠信眾。
不過百姓就沒有那麼多避諱, 民間看相占卜依然很受歡迎,道婆卦姑時常出入家宅, 包括勛貴官宦。
秦寧記憶里陳老夫人去年六十大壽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在內城很有名氣的卦姑來,據說經她合過八字的婚事大都很美滿, 十分受內宅夫人們歡迎。
能在京城站住腳跟的都是聰明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心中有數。
偏偏今天出現了一個意外。
趙二福此刻還沒往秦寧身上聯想:「又是異屍又是必死的, 這相師怕不是想出名想瘋了。」
秦寧:「我散出去的。」
趙二福眼珠都要瞪出來了。
恭喜和發財也懵了。
秦寧擺足神棍姿態:「這是神君降下的預言, 神君憐憫百姓讓我提前預警,好叫更多人能活命。」
竟真是預言!
趙二福吃驚。
「所以少爺才要一直買糧……」
他恍然, 之前去碼頭買糧的時候還奇怪為什麼要買這麼多, 來年再買新糧不好嗎,原來是因為這!
他幾乎沒怎麼猶豫就信了,恭喜和發財也是, 可見秦寧這一個月裝神弄鬼效果之卓越。
甚至都沒問既然少爺老早就知道了怎麼今天才宣揚出來,嗯,肯定是神君的旨意。
「真有異屍?」
後兩個字說出來聲音都劈了個叉。
這異屍聽著明顯不是屍體那麼簡單, 怕不是像傳聞里的?
恭喜和發財一個十三一個十四,還沒意識到嚴重性,趙二福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兩人一眼:「能叫神提前降下旨意關照的豈會是小事,旁的不說,總聽過災年是什麼情形吧。」
當年就是因為老家遭了旱災,林家被災民破門,滿門只有林姨娘一個活了下來,才不得已來京城投奔於家,一路幾乎是逃難進的京。
他也是幸運,在他爹娘進京兩年後才出生,他原本還有個大哥,死在了逃難的路上,都沒活過四歲,所以他爹給他起名叫福,覺得他比大哥有福氣。
他雖沒有親身經歷,卻沒少聽爹娘提起當年逃難時的艱辛。
「再不濟總見過城外的難民吧?」
天災幾乎年年都有,離京城近的會逃難過來,每到這時候城裡的達官顯貴便會設立粥棚,侯府也有,只是輪不到趙二福,或者說輪不到林姨娘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