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輪椅與第一把非常相似,都是紫檀用料,但椅背改成了普通太師椅椅背的高度,中間有腰靠,兩側與扶手間留空,如此又減少了一部分木材重量。
兩把紫檀新輪椅上都有精美繁瑣的雕飾,按照鄧師傅的意思,惠王殿下進宮或赴宴做客時可用第一把,不出王府或出城散心時用第二把會更便宜。
第三把輪椅是一張榆木輪椅,與姚黃從鋪子裡買的那兩把相似,簡簡單單不做雕飾,只按照惠王殿下的身高腿長將椅子略加改動,腰靠那裡再多些適宜久靠的弧度,確保惠王爺坐起來更舒適。
鄧師傅:「草民想著,如果哪天王爺準備微服出行,用這把榆木的更能隱藏身份。」
王妃不會無緣無故買兩把榆木輪椅,他多做一把榆木的指定沒錯。
曹公公與郭樞對了個眼神,王妃倒是常常微服出門,王爺大概這輩子都用不上了。
姚黃誇讚了鄧師傅的周到,看向第四把輪椅。
第四把輪椅是一張藤製輪椅,比榆木輪椅看起來還要清爽簡單,椅背與椅面由扁平的藤條細密交織通風透氣,整個椅身的框架弧度圓潤,做工也非常結實。
鄧師傅解釋道:「王妃先前提議給大輪增加手柄,草民暫且還沒想到合適的辦法,只能從減輕輪椅自身的重量下功夫。如王妃所見,這把藤椅用料最輕,草民請人試過了,自推的話能比輕便的紫檀輪椅、榆木輪椅多推動幾步,只是藤椅不如木椅結實,最好只在平地使用。」
姚黃早已清楚打造自推輪椅的難度,這才剛剛過去二十多天,又是鄧師傅集中精力做這四把輪椅的時候,沒琢磨出來很正常。
「那個您慢慢來,這四把輪椅我已經非常滿意了,回去您那邊再多打兩套留著王府備用。」
鄧師傅:「是,這四把做得還是有些急了,草民再看看有沒有能改進的地方。」
姚黃叫郭樞帶鄧師傅去帳房拿一百兩賞錢,做椅子的工錢另算。
四把新輪椅,姚黃讓曹公公將兩把紫檀輪椅、一把藤椅送去竹院給惠王殿下過目,那把榆木的她帶回了明安堂。
惠王爺的腿很長,姚黃坐到榆木輪椅上,雙腳根本踩不到下方的腳踏。
榆木遠不如紫檀名貴,但鄧師傅打磨得好,輪椅扶手摸起來滑溜溜的,椅背靠起來也很舒服。
阿吉進來送茶,見王妃坐在輪椅上,好笑道:「您該不會要留著這把自己坐著玩吧?」
上次王妃便是跟著王爺一起坐輪椅回來的。
姚黃搖搖頭,她在琢磨「惠王爺微服出遊」這件事。當時鄧師傅只是隨口一提,姚黃卻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
皇宮裡的貴人、皇宮外京城內的皇親國戚以及眾多文武官員都見過惠王殿下受傷前的丰姿,王爺不願意出門,就是因為他不想見到這些曾經的熟人,不想在他們眼裡看到他並不想要的關心、憐惜、同情甚至幸災樂禍,也不想被他們看到自己的難堪落魄。
那就去個誰也不認識惠王殿下的地方?
就像上午在街上遇到的坐輪椅的普通百姓,來來往往的行人沒一個認得他,因為不認識所以無需去攀談寒暄關心同情,因為不認識所以也不在意這人是怎麼傷的,視線最多一掃而過,輪椅上的人只要習慣了,便也不會當回事。
凡事都有個習慣的過程,只要王爺能習慣坐輪椅行走於陌生人之間,那麼他也一定能習慣以坐於輪椅的姿態去面對昔日的熟人。
歇過晌,姚黃叫來郭樞,聊了半個多時辰才放他離開。
.
黃昏時分,姚黃又站在了竹院外,邀請惠王殿下一起遊園。
飛泉跑去通傳,很快青靄就推著惠王出來了,坐的是今日鄧師傅送來的第二把紫檀輪椅,簡單輕便。
姚黃接過輪椅,一邊推著王爺往竹林外面走,一邊調侃道:「果然還是紫檀木跟王爺更搭,差不多的樣式,王爺坐在這把上面就比坐在先前的榆木輪椅上瞧著要英俊。」
英俊的惠王爺以沉默回應了王妃的讚詞。
姚黃:「另外兩把王爺都試了嗎?」
趙璲:「嗯,都很不錯,紫檀的留著進宮用,藤椅在室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