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1 / 2)

小太監頂著寒風將摺子送回惠王爺面前。

父皇問話,趙璲只得如實回答:早年兒臣不畏風寒輕症,故不將旁人的風寒放在心上。如今王妃有孕,兒臣怕帶回病氣給她,但凡身邊官員有個咳嗽噴嚏兒臣都要心驚。兒臣既知該做慈父,也合該做個孝子,稍稍彌補少時之不足。

等在外面的小太監再把摺子送回御書房。

永昌帝看完兒子的話,笑了笑。

他也是從年輕時過來的,年少時為課業、玩心所纏,哪裡懂先皇的辛苦,等先皇病逝,他馬上接手江山社稷,忙裡偷閒時寵幸妃嬪權當消遣,妃嬪們生了皇子皇女他也是閒了才抱一抱考一下功課,大多時候都是交給妃嬪與文武先生。

所以,他年少時不知孝,中年時不知慈,老年遭遇心儀的儲君人選戰場重傷,才終於冒出些慈父之心。

老二比他強,既有時間陪著媳婦生孩子,也有機會孝敬上面的老子。

感慨歸感慨,永昌帝並不後悔,沒有他三十年來的勵精圖治,哪有孩子們此時的安穩。

因為席捲工部甚至整個朝堂官員的這場風寒,趙璲一連數日都沒有陪王妃用飯或是過夜,回來時就在院子裡見見,他坐在遊廊裡面,讓王妃隔著十步左右的距離站在遊廊外面,王妃抱怨他過于謹慎,趙璲寧可挨瞪也要王妃不被一絲病氣所染。

大抵是因為惠王爺有自己的公房,平時也少與官員們打交道,他並沒有被風寒所侵,永昌帝卻發了一場熱。

傍晚燒起來的,永昌帝不許汪公公驚動旁人,只招了一位御醫過來,再把周皇后請了來。

御醫開了藥方,御膳房送來湯藥後,周皇后一勺一勺地餵永昌帝。

永昌帝只覺得頭昏沉沉的,看著坐在床邊的皇后,自嘲道:「老二聽別人咳嗽,都怕自己沾了病氣再帶給他媳婦,朕都病倒了,還要召你過來伺候朕,可見論疼媳婦,朕不如老二。」

周皇后笑道:「姚姚懷著身孕呢,惠王當然會緊張,若我有孕在身,今晚皇上也絕不會叫我。」

永昌帝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

周皇后明白他指的是孩子的事,搖搖頭,溫溫柔柔地繼續餵他喝藥。

餵完了,永昌帝示意周皇后躺到床裡頭,嘆道:「老二說他以前不怕風寒,別說他才二十多歲,朕四十多歲時也不把風寒看在眼裡,不過一過五十,朕這膽子明顯變得越來越小了。」

怕一場風寒就將他撂倒,怕哪一天也跟一些五六十歲的臣子似的突然就中風了。

所以,年紀越大,無需臣子們再勸,他自己都知道要趁早把儲君定下,免得英明一世,臨走了給社稷留下禍患。

周皇后靠到他懷裡,輕撫著他的胸膛道:「風寒而已,宮裡那麼多御醫呢,皇上別想太多,早點睡吧,夜裡發發汗,明早就好了。」

永昌帝點點頭,與周皇后抱了一會兒就睡沉了。

周皇后不敢睡得太沉,隔一會兒就檢查一下永昌帝的情況,半夜永昌帝終於發了汗,滾燙的額頭漸漸恢復溫熱,周皇后懸了許久的心才落了回去。

天亮了,永昌帝一覺醒來,只覺得神清氣爽。

周皇后笑道:「皇上龍體康健如初,是皇上自己的福氣,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沒有纏綿病榻,永昌帝也很高興,吃過早飯後讓周皇后快去休息,他繼續去理政。

十一月中旬,康王帶著狄獻進了京。

大冬天的連續趕了二十來日的路,得虧康王平時堅持練武、狄獻修渠半年風吹日曬練出了好身板,不然兩人怎麼也得病一個。

永昌帝讓狄獻先在官舍休整,後日朝會時直接進宮聽賞,康王身份不一樣,一回來就能進宮面聖。

御書房,永昌帝仔細打量闊別了兩個月的長子,發現老大黑了瘦了,眼裡卻格外有神,講起在青峽縣見到的荒地與百姓,老大的眼睛與聲音都是憐惜的,講起修好的渠道,老大便有種他也要靠新渠過上好日子的樸實喜悅。

最新小说: 直男龍傲天也要當蟲母嗎 我是騎士,不叫NPC 假死成功後被皇帝抓回來了 小夫郎真不是國運之子 小魅魔的催眠手冊 我靠種田建農家樂救全球 為何寡人會懷孕 哈基米管理中心 前任游戏 對徒弟要關愛沒讓你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