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帝欣慰,也有些愧疚,委婉提點道:「你看,父皇知道你擅長做什麼,這次的差事你辦得就很好,像狩獵爭先那種事,你跟那些文官們一樣看個熱鬧,父皇也不會輕視你,因為這世上本就沒有多少真正的文武雙全之人,能把自己具備的才幹施展到極致便很不錯了。」
康王受教道:「父皇說的是,兒臣一定會做好每一件份內之事。」
永昌帝看著老大依然神采奕奕的細長眼睛,叫他去給賢妃請安了。
賢妃見到兒子,先關心兒子在涼州的差事,再詢問永昌帝都跟兒子說了什麼。
康王第一次被父皇誇了那麼長長一段話,又高興又克制地學了一遍。
賢妃笑著聽完,笑著讓兒子回府休息,然而兒子一走,賢妃的笑容就消失了。
知道老大擅長什麼,所以讓兒子去辦個老老實實巡查渠道的力氣差?
單單讓老大狩獵不用爭先,還是別的方面也不用爭?
十一月十八,永昌帝再開朝會。
寒風凜凜,大殿外一片冰冷,待到可以進殿了,殿內也只有一排排燈盞,並無地龍。
先議各部要事,待朝臣們要稟的都稟完了,永昌帝才宣狄獻進殿。
今年三月的聞喜宴上,殿內的文臣們幾乎都見過新科進士狄獻,也記得狄獻在皇上面前論渠的意氣風發,此時回頭一瞧,卻驚訝地發現那個還算白淨的進士郎竟然變成了個膚色麥黃、身形挺拔結實的……莊家漢或勞工模樣。
「微臣狄獻,叩見吾皇萬歲!」
跪在大殿中央,昔日的進士郎只剩聲音清朗鏗鏘依舊。
永昌帝叫他免禮,走下御台,圍著狄獻轉了一圈,捏捏狄獻的肩膀,笑道:「無需多說,朕只看你今日站在殿上的樣子,就能看到你在渠道親自督工長達半年的辛勤身影。」
狄獻:「承蒙皇上委以重任,微臣不敢不盡心。」
君臣一番誇讚與謙讓之後,永昌帝賞了狄獻白銀千兩,賞在豐延渠渠首為狄獻父子立碑記傳,讓狄獻暫回青峽繼續擔任知縣,三年任滿後再予以破格提拔。
狄獻與眾官員都能理解,畢竟今年只是修好了渠,接下來兩年狄獻真把那四萬頃荒田灌溉成良田,真讓當地百姓轉貧為康,才算落實了他這一大政績。
賞完狄獻,永昌帝走上御台坐回龍椅,再賞康王驗收之功。
康王恭恭敬敬地謝恩。
這時,永昌帝看向工部尚書嚴綸,道:「古人云,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狄獻之父狄雍生不逢時,有才卻未能施展其才,如今狄獻能一展父子兩代抱負,靠的是嚴綸的舉薦。朕治理天下,需要狄獻父子這樣的大才,也需要能給朝廷舉薦這等大才的賢臣伯樂,所以,今日朕也要賞嚴綸一份薦才之功……」
「皇上厚愛,老臣受之有愧啊!」
正被眾臣羨慕的嚴綸突然快步走到大殿中央,撲通跪下了。
趙璲微微握緊左手,抬眸看向龍椅之上。
永昌帝疑惑地看著嚴綸:「嚴卿此話何意?」
嚴綸拿袖子抹去眼角慚愧的眼淚,再淚眼朦朧地望向康王……身後被擋住大半的輪椅,一字一字清晰無比地道:「老臣整日忙於各種工事,哪裡能記住幾年前一個小小的青峽知縣,狄獻此人,實乃惠王殿下托老臣舉薦給皇上的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