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系統主動跳出來還是區希范一事,後來他將區希范保舉為韋州一縣縣令後,系統視做他任務完成,獎勵了他足足八百積分。
而根據他不豐富的歷史知識,史書上所記載的內容,往往是字數越少,事越大。
所以這個多凍餒,到底會多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第53章
看著趙昕小短腿倒騰得飛快的背影,趙禎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他預想中的討價還價並沒有到來不說,他的寶貝兒子甚至找了一個想去見見包拯,這種一聽就是託詞的理由離了垂拱殿,都不吃一口飯再走。
趙禎已經習慣了他這個兒子神智恢復清明之後,遠超常人的沉穩心態。還有能占三分的便宜,最終卻只占到了兩分,就會扼腕心痛不已的市井氣。
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究竟是什麼事兒,能讓兒子心急到連便宜都顧不上占了?
趙禎停止了手裡敲打箚子的動作,望向張茂則:「東宮近來有發生什麼事兒嗎?」
在趙昕為了打消君父疑惑的有意放縱下,整個東宮在趙禎面前基本處於透明狀態,趙禎可以很輕易的獲得趙昕的各種信息。
所以哪怕趙昕在外鬧得沸反盈天,以夏竦為首的一眾官員也在趙禎面前出言挑唆,趙昕依舊能擁有著極強的行動力。
張茂則仔細想了想,輕輕搖頭說道:「奴婢近來不曾聽聞有異常,自區希范事後,殿下這幾日都在認真讀書。」
趙禎眼神閃爍,嘴中喃喃道:「那可真是奇事一樁。」旋即吩咐道,「吩咐下去,這幾日好好看顧太子,若有不諧,立刻來報。」
張茂則躬身應了。
但趙禎還是感覺心裡不得勁,想了想又問道:「平甫你說,那臭小子是不是生氣了?」
張茂則冷汗唰一下就冒出來了。
這問題是他能回答得嗎?陛下您現在問得順口,將來恐怕就要憎惡我挑撥父子關係了!
再說這表現還不夠明顯嗎?早兩年太子還混沌的時候,官家您嫌棄苗貴妃生下了太子這
麼個「痴傻不全」之人,連去都去得少了。
那幾年苗貴妃母子三人說是相依為命也不為過,多虧是皇后娘娘心慈照拂著。
現在輕巧地就要將公主的婚事許出去,太子殿下能不生氣嘛。
不直接和官家您嗆起來,都是殿下年紀尚小,不適合直言犯上了。
於是張茂則將腰再度往下彎了些:「太子殿下至誠仁孝,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是如今年紀尚幼,需要官家您悉心教導。」
「是啊,宗亮還年幼。」趙禎嘴裡無意識重複著,心裡卻是透亮,他兒子就是生氣了,所以在談完正事後才一刻都不願意在垂拱殿多待。
而且往往越是聰明人氣性就越大,一想到兒子這幅模樣還將持續下去,趙禎就感覺自己的頭有些痛。
他這個兒子,可謂是他目前最好用的一張牌了。
就算除去本身的聰明,單單太子的身份往那一杵就已經足夠好用。
畢竟大臣們能因為政見不同、各懷私心導致相互攻訐,政令不能貫徹施行,他為了平衡朝堂又不得不頻繁更易宰相,最終造成惡性循環。
但有兒子杵在那就不一樣了,儲君是天然的政治風向標,目前在大利益上又與他完全一致。
而且即便做得再過分,朝臣們也沒那個膽子到他面前嚷嚷易儲。
因為他如今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現下朝堂上的態勢已成,兒子要是真把這份氣性揣一兩個月,不說摔摔打打,牢騷話不斷,就是磨蹭幹活,對諸多視而不見,他都會很鬧心。
心中不由有些後悔嘴快提了長女婚事。
繼而又對張家生了厭惡,張家若是有些心氣,合當繼續科舉才是,有他在,難道還會不提攜嗎?
何苦求告到百事不懂,只想著家人的張美人面前,走這等裙帶幸進之路,讓他和兒子有了嫌隙。
而且他還沒死呢!就指望到太子身上了!
趙禎心中憋著氣,面上卻不顯分毫,只是繼續問道:「平甫啊,你說這太子生氣了,朕該怎麼哄哄他呢?」
這個問題要好答些,張茂則佯裝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依奴婢愚見,官家若是想賞,不若賞貴妃和公主。」
趙禎想了一會兒,不由大笑道:「還是平甫你心眼子多。」
他這個兒子,不愛華服美婢,也不愛文玩字畫,若不是還愛喝些甜飲子,食些肥炙鮮羹,那真與出了家的道人沒什麼區別了。
趙禎興致勃勃提起了筆:「讓朕想想,到底賞些什麼東西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