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著朝荀子微看去。
趙錦繁問荀子微道:「您兄弟?」
荀子微瞥了那位青衫公子一眼,道:「不認識,我沒有這種打著我名號招搖過市的兄弟。」
青衫公子嘴角抽了抽:「喂喂!」
當今攝政王有兩位堂兄弟,一位是如今坐鎮刑部的荀理,還有一位就是眼前的青衫公子荀無玉。
與嚴肅刻板的荀理不同,荀無玉個性隨性不羈,酷愛到處遊歷。
荀子微似乎並不想在此地看到他,冷淡道:「你不是要在西北待一陣嗎?為何突然回京?」
「遇到一點麻煩事,先回京避一避哈哈哈哈。」荀無玉眼神閃爍道,「我還想問你呢,你怎麼在這?」還穿得這般惹人眼。
荀子微道:「陪人。」
陪……人……
荀無玉不可置信地看了他一眼,又抬眼朝坐在他身旁那位看去,打量了片刻,恍然道:「趙公子。」
趙錦繁笑著應道:「荀二公子,久仰。」
荀無玉忙道:「哪裡哪裡,我才是久仰。」
彼此客套過一番後,趙錦繁接著方才的話頭問:「對了,你方才說的那個例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那位幸運的狀元郎又是怎麼個幸運法?」
趙錦繁對此事略有耳聞,但上屆科舉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那會兒趙錦繁還是眾人眼中的草包九皇子,也無意於帝位,窩在深宮之中,對朝堂中事所涉略得不多。就算之後她為帝的那三年裡有過了解,這會兒也全記不得了。
荀無玉道:「這說起來也是樁奇聞。因上屆科考有位考官泄露試題之故,導致取士不公,引發各地學子暴怒不滿,朝廷為平眾怒,只能將先前錄取的進士全部作廢,重新加試。」
「前頭那次考試出了大問題,這次加試無人敢再從中作梗。加試結束後,考生名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位狀元在前一次考試中名次不顯,但卻在加試中取得了頭名的好成績。」
「當時朝野也曾因為出了個寒門狀元郎而震動不已。這位狀元郎曾經是眾多門第不顯的士子們心中的楷模和希望。不過聽說他入朝為官後並無什麼突出建樹和作為,很快也沒多少人在乎他的近況了。」
荀子微道:「此人目前在翰林院任職,仍是七品。」
趙錦繁在腦海中思索了片刻,想起了那個看上去無甚特別記憶點,從外貌到品行都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身影,不勝唏噓。
這時,一樓大堂傳來幾聲鑼響,鬥文會開始了。此次鬥文會的評審在眾位學子和觀客的注目下走上前來。
趙錦繁抬目一看,來的評審是老熟人張永。
此次鬥文會比試的題目是「論德」,要求參與比試的舉子們在規定的時辰內現場作文,由現場觀客投出心目中最好的文章,最終票數前十的文章有機會參與終選,由資歷深厚的高官選出今日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