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費一詞最早出自《漢書》,意為不必要的開支。浮費彌廣釋義為不必要的開支越來越多,再深一層則是指國家財政支出越來越多,支出範圍越來越廣,導致國庫不堪負重。
倘使這一問題不設法解決,有礙民生,最終致使國力衰微。
這些年北狄屢犯大周,軍餉支出數額龐大,加之天災人禍,國庫空虛已久。
策論卷要求考生結合大周如今面臨之現狀,以「浮費彌廣」為題,進行論述,提出對策。
趙錦繁看著這論題感嘆——難,實在難。
空談大論易,言之有物難。
三場會試結束,已是數日之後,考生們從貢院出來之時,活似脫了一層皮。
會考結束後次日,數十位主副考官齊聚翰林院開始閱卷。會考乃國之大事,眾考官不敢耽誤,早朝過後匆匆趕往翰林院。
眾人趕到之時,見趙錦繁端坐堂中正低頭翻閱堆在長桌上的考卷,皆是
一愣。本以為她只是掛個名裝裝樣子罷了,沒曾想她還來真的。
翰林學士朱啟小聲問道:「陛下這是要同我們一起閱卷?」
「這是自然,朕既為今科春闈主考,怎好無故缺席?」趙錦繁說得義正嚴辭。
她不欲耽誤時間,笑了聲又道,「諸位既然來了,那便開始吧。」
眾臣面面相覷,雖知這位陛下深藏不露心思不簡單,但會考閱卷不同兒戲,從前所有與這位陛下相關的傳言裡,都曾言說她學識平平,文章寫得錯漏百出。
眾人猶疑間,趙錦繁已行動了起來。
言懷真率先上前,走到她身邊,道:「臣幫您。」
話畢,與她一同看起了卷。
趙錦繁道了句:「多謝。」
隨即又看了眼呆站在跟前的眾臣,低頭翻開一份經義答卷,道:「今科經義試題為『中立』,此言出自《中庸》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意指為人應有主見,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明辨是非,不偏不倚。這位考生闡述通順,句式嚴謹,然破題有誤,此卷不可為上佳。」
眾臣見她思路清晰,話語詳實不虛,漸漸回過神來。
趙錦繁又指了指站在身旁不遠處的兩位翰林院官員道:「陳顯、劉琮你二人精通經義,吩咐手下人從破題入手,將破題有誤的卷子先行剔除。」=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