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奶奶沒有那麼多心眼,老爺子前妻生的孩子,願意叫阿姨便阿姨,願意叫媽就是媽。
在沈灝清沒出生前,老爺子疼兩個前妻生的兒子,疼得像眼珠子,有求必應。
之後,親奶奶生了沈灝清後,老爺子有意一碗水端平,卻也總是事與願違。
不說有沒有人在背後引導,這沈家同父異母的三兄弟總是不太和睦。
親奶奶想鬧又覺得不大氣,憋著心裡那股勁,好在事情出現了轉折。
老爺子被外派南下,那兩個前妻生的兒子不願意跟著,於是兩個眼珠子回到了前妻身邊。
一家三口在楠城,終於有了真正家的感覺。
沈灝清卓爾不群,敢當翹楚,在楠城平步青雲,還討了媳婦兒。
沈溫瓷媽媽出身富貴,還是家族裡最小的女孩,性格柔和,模樣周正。
但沈老爺子仍是不滿意,又和沈溫瓷爸爸鬧了彆扭,爸爸無奈,帶著妻子搬了出去,再後來,沈明霽出生,沈老爺子見木已成舟,也慢慢接受了現實,但心裡仍有擔憂。
直到沈溫瓷出生,軟軟糯糯的女娃娃招人愛,沈老爺子又一顆心撲倒了這個女身上,什麼擔憂,什麼不滿都煙消雲散。
老爺子那種重男輕女的老思想,見著小溫瓷那樣可愛的小臉,仍然心偏得沒邊。
沒學會走路之前成日抱在手裡,平日附庸風雅用的名紙名墨也由著她亂塗亂畫,還逢人就說他家瓷仔有天賦,文藝細胞都遺傳了他。
當時京圈常常有人羨慕「宋聞景陳」,可真正論討人喜歡,沈家的沈二排第二,便沒人敢排第一。
小姑娘長得像瓷娃娃一樣,兩眼圓圓,水靈靈,打小就不認生,誰都能抱起來玩一玩。到了別人懷裡
,該安靜時不鬧騰,該喜慶的時見誰都笑,那些個老頭老太太再古板刻薄的心都軟了。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那大奶奶和親奶奶還能因為個小娃娃冰釋前嫌。
親奶奶帶著沈溫瓷住在京城那時候,還會帶著她到處走動。這些年,大奶奶也時常被大伯二伯接到楠城來住,沈溫瓷偶爾也會去看完她老人家。
大奶奶的生日是五月初七,正巧端午過後,今年大奶奶在楠城,沈溫瓷按著禮數要上門拜訪。
高考過後就是旅遊季,不然就是考駕照。
這幾天沈溫瓷忙著考駕照,臨時抱佛腳刷科一的題刷到凌晨,隔天起床艱難,去到大伯家便晚了一些。
其實又何止起床艱難,就之前沈知山和樂家的事,去到了也還有得掰扯,這才是沈溫瓷姍姍來遲的原因。
等她去到大伯家,早已人頭攢動,各路親戚都來了個齊全,沈溫瓷走到內庭才想起來今年是大奶奶的七十一。
楠城人有「男做齊頭,女做出一」的說法,六十一甲子,那七十一就是第一大壽。沈溫瓷不清楚大伯是按哪裡的習俗來辦,但她的禮厚,倒也不怯場。
從內庭過來,走過凌霄長廊就聽見一陣說笑聲,沈溫瓷雖然想悄無聲息的出現,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