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說報》自從銷量節節攀升,報社有了錢,報紙上的內容的質量,也就越來越好。
也因此,這些報紙越來越受歡迎,在其他城市,也能賣得很好。
至於他們將報紙送去其他城市時,報紙的日期已經過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這種小說報,是不講時效的。
至於雲景是女子……對報商來說,這反而可以用作宣傳!
女作家寫的小說,總是讓人好奇的,肯定有人會想要買來看一看。
黃培成聞言,倒抽一口冷氣。
《新小說報》的銷量一直在增加,並未減少過。
若是再加六千份,那這份報紙的銷量,就達到三萬份了!
三萬份!這可是三萬份!
黃培成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再給桑景雲加一些稿費。
這銷量,真的太驚人了!
就是他們報社的印刷工,又要受累了。
必須招人!
不,只是招人已經不夠,他們報社的地方太小了,他覺得他應該換個寬敞一點的地方開報社。
黃培成又一次覺得,自己要大幹一場。
當然在此之前,要先把報紙給印刷出來。
他擼起袖子,跟其他人一起幹起來。
他們要是不幫忙,那些印刷工真的會吃不消。
這個晚上,《新小說報》編輯部的燈徹夜未熄。
而第二天一大早,新一期的《新小說報》,就又在上海出售。
「賣報了賣報了!想知道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就來看雲景的新小說!」
「未來女子穿成包身工,她該何去何從?買份報紙看看吧!」
「知名女作家雲景的新作,快來購買!」
……
報童們吆喝個不停,而買報紙的人,非常多。
昨日買了《新小說報》的人,今天基本上都會再買一份。
這報紙放在家中,湊齊一整套書,將來就不用再去買書看了,可以省錢。
而且報紙上除了這小說好看以外,別的故事也好看,買了不虧。
很多人買了報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閱讀。
未成年女性包身工的苦難,直接展露在他們面前。
他們中很多人,以前連包身工是什麼都不知道,現在,他們卻無比同情那些包身工。
「竟然有人偷了曹大丫的稻草,那人實在可惡!」
「你就想到了這一點?我看完覺得,這些女子太辛苦,那稻草的禦寒效果,著實不怎麼樣。」
「她們只吃這樣的東西,能長好身體?真的不會被餓死?」
「餓死又如何?看書里描寫,無人在乎這些女孩的性命。」
「這些女工,都已經麻木了,唉!」
「希望曹可欣能快些離開工廠。」
……
這些議論,桑景雲沒有聽到,但能猜到。
而今日,她跟著譚崢泓,來參觀譚大盛的工廠。
等參觀完,她還想去周圍別的工廠看看,收集資料,方便她寫小說。
之前她寫的工廠,都是聽了譚崢泓轉述後,自己編造著寫的,但後面不能一直這樣。
第151章 工廠與女作者
清末洋務運動期間, 上海就建了一些工廠。
有赫赫有名的,能製造輪船、機器等物品的「江南製造局」,也有中國的第一家機器棉紡織廠。
等時間進入民國, 各類工廠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譚大盛建的工廠,叫「德盛冶鐵廠」, 是專門生產各種鐵器的,從鐵鍋到榔頭, 從縫衣針到熨斗,生產的東西非常雜。
「國內自古就有冶坊, 以前上海這邊的冶坊都是手工鑄鐵, 每年開兩次爐, 一次是從元宵到立夏,一次是從中秋到年終……」譚大盛跟桑景雲介紹著國內冶鐵業的情況。
冶坊在開爐之後, 爐火是不會熄滅的, 然後工人輪班用爐火冶鐵。
這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而夏天不開爐, 是因為實在太熱, 工人在夏天冶鐵, 極有可能會喪命。